比起打罵,孩子更害怕父母做這件事,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四川有個小女孩離家出走,只因寫作業時看手機,被媽媽趕出家門。 然后內心一直覺得母親偏心弟弟的小女孩,因這一事件,萌生了打工自立的想法。雖然,小女孩行為有些偏激,但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情感需求不被家人重視,而產生的極端想法。而每一個“偏心”行為背后,映射的都是孩子們不被父母全心愛的童年縮影!父母的偏心,無疑會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形成一道永遠無法磨滅的創傷。這種創傷,可能會讓他們一輩子抗拒親密關系,變得冷漠麻木,不會愛自己......就像《八角亭迷霧》劇中的玄珠,對原生家庭冷漠的背后,其實是家長的偏心所導致。她與妹妹異卵雙生,本應是親密無間的姐妹,但因家長的區別對待,讓她們的童年變得天差地別。 長得好看,性格乖巧的妹妹玄珍,被父母和哥哥姐姐奉若珍寶。而性格內斂的姐姐玄珠,卻一再被家人忽視,成為妹妹的陪襯。
小時候過生日,家人買鞋給她們挑選,輪到玄珠時,他們不斷催促快點,說“妹妹都讓你了...”哥哥接兩人放學時,玄珍一直坐在前面與大哥有說有笑,而玄珠只能默默地坐在后面。整個畫面,一邊是“天堂”,一邊是“荒漠”,冰火兩重天,很割裂、很壓抑。 但成績好又有何用,家人依然只關心因成績差而悶悶不樂的妹妹。轉過頭來怪玄珠,“你成績好了不起啊......看把妹妹氣成什么樣~” 同時,也助長了玄珍跋扈的性格,經常暗戳戳地欺負玄珠。嘲諷玄珠長得丑,搶玄珠喜歡的男生,奪走玄珠愛的昆曲......最后玄珍的死,以及家人的誤解...都導致了玄珠背井離鄉,一走就是十五年不聯系的結局。成年后的玄珠,也變成最討厭的妹妹的模樣,感情混亂,插足別人婚姻,成為別人眼中的“另類”。種種惡果,都與她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縱觀姐妹兩人的結局,可以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來形容。其實,童年沒被家長全心愛的孩子,如同一顆小樹苗,成長時沒被好好澆灌,一輩子都會營養不良。而偏愛未必是愛,它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被忽視的一方,用一生治愈童年。被偏愛一方,在性格本就偏激的情況下,更易造成悲劇,比如玄珍。所以,請家長們不要輕易地否定一個孩子,也不要輕易將偏愛付諸于某一個孩子身上!每一個被父母差別對待的孩子,內心都會變得缺愛,缺乏安全感。她是家里老大,弟弟比他晚幾年出生,但弟弟一出生,就奪走了家人全部的愛。家里有任何好東西,都會緊著弟弟,她只能選擇剩下的。母親,更是在她耳邊不停念叨,要對弟弟好點,將來幫弟弟買房結婚......
童年缺失母愛的經歷,讓阿元結婚后,很重視婆媳關系。 一個勁地討好婆婆,給婆婆辦生日會,買旗袍,美容按摩......與阿元有同樣經歷的,還有《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窮極一生,也在彌補自己缺失的父愛。猶記得其中一幕場景,松子的父親帶了禮物回家,看到后的松子很雀躍。滿懷激動地伸手去接,可父親只將皮包給了松子,轉頭上樓將禮物給了妹妹。 更讓成年后的松子缺愛又渴望愛,拼命在男人身上,尋找安全感。她愛得極其卑微,一味依賴男人,被他們隨意對待,拳打腳踢...說的是小時候沒有完成的事件,會成為一個人生命中的未完成事件,進入他的潛意識,左右他的人生。
無論是阿元還是松子,一生所追求的,都是童年缺失的那一點愛。所以,她們一再地貶低自己,去討好他人,希望以此來換得別人的愛與關注。但她們忘記了,愛是相互的,不對等的付出,只會讓自己低到塵埃里。但這又何嘗不是她們父母的悲哀,是他們對孩子的忽視,才讓松子類女孩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孩子被父母忽略了,不會停止對父母和他人的愛,只會停止愛自己。相比于父母直接的偏心行為,有時候,一些隱性偏心,最讓孩子感到委屈。在某檔節目中,有個叫蹦蹦的男孩,他有一個漂亮可愛的妹妹。但蹦蹦很懂事,自己也很喜歡妹妹,會主動讓雞腿給妹妹,被爸爸撕了獎狀,也認為父親是想激勵他。 平日里,父親對蹦蹦較為嚴厲,全然不像對妹妹那般溫柔可親。對此行為,很多父親的解釋都是,對待男女孩會有所不同,男孩子嚴格一點,才能教育好。但晨媽無法茍同,因為女兒捧在手心里,兒子摔在地下的差別對待,也是一種另類“偏心”。而蹦蹦懂事的背后,其實是內心更希望得到父母關注的信號。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地用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思維,去差別對待男女孩。性別不是區分愛和養育方式的標準,作為父母,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在給足孩子愛和安全感的前提下,去讓男孩自立自強,教會女孩自尊自愛,自信勇敢地迎接未來人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