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有一個永恒的物理學定律,從來沒有受到挑戰:在宇宙中發生的任何反應中,質量是守恒的。不管你放什么還是什么反應,你開始的總和與你結束的總和是相等的。但是在狹義相對論的定律下,質量根本不可能是最終的守恒量,因為不同的觀察者會有不同的系統能量。相反,愛因斯坦能夠推導出今天我們仍然使用的一個規律,即是這個最簡單但最強大的質能方程方程式:E = mc^2。
關于質能方程E = mc^2,愛因斯坦對此的介紹分為三層含義:
1.E為能量,它是方程左邊的量,代表系統的總能量。
2.m為質量,這與通過轉換因子的能量有關。
3.而c^2是光速的平方:我們需要使質量和能量建立關系的因素。
這個等式意味著什么是徹底的物質變化。正如愛因斯坦自己所說的那樣:從狹義相對論來看,質量和能量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形式 。
即使是處于靜態的物體也有一種固有的能量。你已經學習了很多類型的能量,包括機械能,化學能,電能以及動能。這些都是移動或反應物體固有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用來做功,例如運行引擎,給燈泡供電,或者把谷物磨成面粉。但即使是平靜,古老,規則的靜止物質也具有固有的能量。該理論具有很大的含義:牛頓的宇宙中的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也應該以能量為基礎,這也是通過E = mc^2得以驗證。
愛因斯坦最偉大的質能方程E = mc2,是基礎物理的一盞明燈和物理領域杰出成果。物質具有固有的能量,質量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轉化為能量,并且能量可以用來創造以前不存在的物體。以這種方式思考問題,使我們能夠發現構成我們宇宙的基本粒子,發明核武器,并發現描述宇宙中每個物體如何在重力理論下相互作用的。研究質能方程的最為核心的思想,都回歸于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能量和動量是守恒的。
關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的三層含義,你怎么看?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