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同事,他們往往比較沉默,不喜歡出風頭,做事循規蹈矩,不貪功不冒進,甚至有時候表現得有點“蠢”,總被一些自以為聰明的同事占點便宜。別被這些表象所迷惑了,其實那些看起來“笨”的人,才是職場的聰明人。
01
“笨人”從不急于表現自己
中國有句老話叫“槍打出頭鳥”,喜歡出風頭的人,往往死得最快,這樣的法則同樣適合于職場。急于表現的人,雖然能給領導留下“做事積極主動”的印象,但領導最終的考評印象,一定是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最終成果,如果你沒有達到標準,那么你在領導心目中的印象一會大打折扣,甚至覺得你這個人不靠譜。
02
“笨人”才懂得做就做到最好
一般領導交代你一件事情,是希望你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效果。比如說,領導要你把辦公室掃干凈,自然是希望你順便把物品擺放整齊,還能把門窗桌面也擦干凈。自作聰明的人,往往是掃完地就算完成任務了,而“笨人”一定是把所有事的都做好。很明顯,領導說的打掃,不單單是你字面上的理解那么簡單。
03
“笨人”更懂得如何在職場生存
自作聰明的人喜歡“取巧”,容易產生得過且過的心理,自認為自己很聰明,是公司離不開的人才。他們內心的想法是“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事”,“我那么聰明,公司要裁員也會先裁那些笨的”。諸不知其他人看似笨,實際上是最具有職場危機感的人,他們總是努力工作,即使看起來效率沒你高,但做出來的效果絕對比你好。
04
“笨人”學習和自我提升能力更強
我有一個做編輯的朋友,平時都跟文字打交道,而公司專門有美工來做配圖工作。在我朋友的意識中,自己的職責只是文字工作,跟做圖沒有關系。然而他的另一個同事,文字功底沒有我這個朋友好,但常常利用下班時間研究和學習PS做圖軟件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如果你是公司老板,在這兩個人當中必須要裁掉一個,你會選誰?
05
“笨人”更有團隊意識和有責任心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愿意承擔團隊里的責任,也不愿意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利益。在他們的心目中,個人的利益要遠大于團隊利益。而在笨人的心中,個人的利益是可以“適當犧牲”的,也能真心實意的幫助其他同事共同進步,不怕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這樣的人其實才是團隊穩定的基石。
06
“笨人”往往具有更好的人際關系
在職場中,一直是存在著競爭關系的,不單是管理崗位的競爭,甚至是同級之間的競爭。很多人的潛意識里,這樣的“笨人”是無公害的,他們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升職或者裁留,因此“笨人”往往在公司里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但,如果你那么認為就大錯特錯了,相對于自作聰明的人,“笨人”才是你的競爭對手。
每個人都害怕被落下“笨”的印象,害怕這樣的自己沒有競爭力和號召力,其實“笨人”只是在韜光養晦,他們才是職場中最吃香的人。愿你也做一個職場的“笨人”,而不是自作聰明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