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網友小喬的留言:“我正在實習,自己明明沒做錯什么,但總感覺身邊的同事不怎么喜歡我,越來越慌,你當初是怎么過來的?”
我回首過去的自己,啊,那段時間真的很難讓人忍受因為,在那兩年多時間里,我犯了職場上的所有錯誤。
經歷了那段時間,我獲得了快速成長。
如果你即將結束大學生活,有才華、有夢想,渴望畢業一年月入百萬,三年做到總監,在大城市有個家。
那么,你就要快速地成為超級專業的職場人!
而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馬上、立刻、現在就戒掉以下的這些學生思維。
大學的時候,因為感覺自己沒有準備好考四六級,報名3次都沒去參加考試。
而畢業后,我們就真的不能考了。
在職場上,機會突然來臨,不會有那么多的準備時間。
如果因為覺得實力不足、怕丟臉、怕被人罵而放棄,這樣只會讓自己與機會失之交臂。
如果老板什么都準備好了,萬無一失,請你來干嘛呢?
實習的時候,領導安排我寫一篇活動推文。文章發送后,閱讀量很快到達了10萬+。
但是,領導并沒有給我點贊,我郁悶極了。
后來,我的同事阿鵬簽了一張1000萬的單,領導也沒有表揚他。
阿鵬在那家公司做了4年多,業績非常能打,工作態度勤懇認真,但工資一直以來都是幾千塊,崗位也只是個普通專員,當時,我一直不明白阿鵬這種實力為什么愿意繼續呆下去。
直到他被我們競爭對手公司以30萬+年薪挖走,崗位是市場總監。
其實,很多事情往往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淀,雖然老板沒說,或許他已經默默記在小本本,就算他不記得,這也是你自己獲得的成長。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做實習生的時候,每天都要做數據分析。
當時覺得工作單調、索然無味,想鍛煉其他能力的機會都沒有,而且,自己好歹也是985大學的學生呀,每天就是來做數據分析,反正就是覺得自己挺牛逼。
有一天,我特別喪,中午吃飯的時候問媒介銷售的同事Ella,你不會覺得工作很無聊嗎?她的工作就是定排期、要素材、出分析報告,一成不變。
她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不會啊,還挺有趣的。
原來,Ella在這些巨細的小事中,不斷積累:比如,她每次投放都會分城市、媒體整理一張復制的表格,包括位置、人流量等,以便客戶疑問就立馬答出;而且她針對每種類型的客戶,做了話術針對表。
老板對Ella越來越放心,讓她直接對接很多客戶。不久,Ella就成為了公司的媒介經理。
所有職場上你看到的大神、牛人、達人,你看到他們簡歷上碩果累累的成績,高大上的工作,其實都是堅持做好小事,慢慢地,才產生和其他人那么大的差距。
正式工作1年之后,我開始要帶一些實習生。
也發現了大家身上一些比較典型的“學生思維”,比如:
因為害怕和領導溝通,而不主動匯報。
交淺言深,入職沒多久就和同事抱怨上司傻逼。
明明入職第一天發的員工手冊和一些百度可以解決得明明白白的問題,偏要問同事。
……
其實,我們每一個剛踏入職場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會被“學生思維”所困擾,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當你完全擺脫了學生思維,那就離職場大boss就不遠了!
更多精彩請關注吾聊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