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在自我反思中不斷自我約束與自我教育
文字:寶媽育兒超越自我
當孩子的某些行為出現(xiàn)了問題,很多人都喜歡把事情起因歸因于一件事上,其實,孩子的叛逆、情緒極端或?qū)Ω改赣斜┝A向的孩子,必定是有長期誘因?qū)е碌慕Y(jié)果。比如溺愛嬌縱過多,性情自我且自私,脾氣暴躁、性情偏執(zhí)和情緒自控能力偏低等,最終出現(xiàn)惡果的導(dǎo)火索不一定太明顯,甚至幾句爭吵就能讓孩子踏上犯大錯的不歸路。孩子暴虐的性情往往會傷害父母,懦弱自閉的性格就容易自我傷害!更可悲的是,很多家長并不自知,總得過且過的抱著僥幸心理,孩子真正的大問題出現(xiàn)了,當自己無助無力的時候,切記,沒有誰愿意直面風險去矯正這樣的孩子,你自己都不敢直面風險,又有誰敢替你承擔,這時候,你所能聽到的,更多則是可以讓你暫時寬心的或你喜歡聽的教育理論!
雖然孩子的性格有著父母的先天基因,但后天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卻能占到80%的比重,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性格成長與精神成長,10歲以后的孩子在行為方面就會出現(xiàn)屢教不改,甚至讓家長感到頭疼的現(xiàn)象。這就是我在自己的文字中常提及的性格定型問題,真正讓家長棘手的,并非你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少,而是孩子對家長的性格脾氣已經(jīng)判斷的很準,揣摩的很透,抓的很牢!而自己如弱智一般覺得很懂孩子,但又看不透孩子的內(nèi)心,很體恤孩子,但時常換來他無動于衷的冷漠。如此的家長,我可以肯定地說,不管你學來多少種教育孩子的方法,最終都會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無力感!
這些年我遇到過很多這類型的家長,他們似乎都很懂教育,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都很盡心盡力,可換來的是更多的迷惑與對待孩子成長問題感到無奈之后的不知所措。盡管他們可以把孩子的問題分析的很透徹,也能把自己的教育之愛做的可歌可泣,什么陪伴、溝通、耐心、理解等等,仿佛該做的都做了,他們就是不明白孩子為何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觸及自己的教育底線。其實,這些家庭教育的問題根源往往就定格在我慫對他們的一句話上:“你的家庭教育有底線嗎?”
話糙理不偏,真正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在自我反思中學會自我約束與自我教育;真正的學習,則是在激勵中讓孩子們通過自主學習感受到苦盡甜來的成就感!智商高的那就跑快點,智商略低的那就走慢點,所謂真正的快樂學習,就是讓孩子獲取那份成就感的同時,為自己在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感到自豪,苦過累過之后的快樂才是最暖心的成長。為此,所謂快樂學習,一定要把學習放在前面,哪怕是做一次家務(wù),做一次勞動......家長單一太相信快樂學習,而忽視快樂前面的傾心努力和所要付出的辛苦,就這點智商,你只能教出一個不明事理且慵懶的孩子!
所謂中國的素質(zhì)教育,其方向依然定格在孩子面對高考另辟蹊徑的才藝方面。如果孩子進入中學期間的課業(yè)總分不高,孩子也確實喜歡某種才藝,并具備一定的基礎(chǔ),且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錯,那么,選擇學藝術(shù)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對來說,對文化分要求較低,只要專業(yè)過關(guān),還是可以走一個不錯的學校。但是,如果孩子就是因為成績差,也缺乏其他的藝術(shù)細胞與愛好,只是為了躲避學習強度,圖個輕松逃避高考。那我告訴大家,別由著孩子,請“軟硬兼施”,想辦法讓他學習才是正道。
一個孩子的成熟最關(guān)鍵地體現(xiàn)在心理方面,包括情感、性格、觀念、認知與人格。10歲之后,也是孩子們世界觀和價值觀剛剛開始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父母給了孩子太多的關(guān)愛 ,致使孩子不懂珍惜;嘮叨太多,致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對抗;期盼太多,致使孩子難以承受……如若從小就沒有給孩子樹立起基本的道德觀,先教其做人,后教其做事,“慣子如殺子”,那么也就無異于親手將孩子送上一條不歸路!
我可以再次坦言,十歲以前的孩子某些習慣與行為都是家長慣的,都是沒有規(guī)矩與底線造成的。用心理專家的職業(yè)習慣說,孩子的自大,以自我為中心,固執(zhí)偏執(zhí),甚至不知何為孝道,則孩子一定有了心理問題;如果要讓一線老師說,那就是被嬌生慣養(yǎng)出來的行為問題和滿身的臭毛病,但是,兩者處理的方式往往截然相反。如果家長忽視了后者,等來的,真的就是家長已經(jīng)行走在讓孩子進行心理治療的漫漫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