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抓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教育持續領跑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圍繞教育這一根本問題,合陽縣教育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學為先、德育為重、服務為主”,實現“高效課堂、有效教學、實效德育”,辦公平而有溫度的教育。
高效課堂,提升教師核心競爭力
要完成立德樹人、培育新人的重要使命,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育人本領。高效課堂是一個引導學生自我激勵、喚醒、發現和構建的課堂。合陽中學語文組秦玉芳老師用優雅大方的教態、酣暢淋漓的誦讀、深入淺出的分析、精心設計的問題、運用自如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智慧四溢的課堂氛圍,詮釋什么是“高效課堂”。她講到:“有備而來,方能胸有成竹。只有課前的精心預設,才有可能在課堂上實現精彩的生成。”
“同課異構”作為校本教研活動,既有利于教師切磋交流、探討規律、實現目標,又有利于教師各顯本領、各展所長,還能讓教學異彩紛呈,是一種有效的教研形式。實驗小學開展的“雅慧”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活動,針對同一節課,同一個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采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切入點、側重點進行設計,從對教材的發掘,到教學策略的選擇;從對問題的設計,到課堂氛圍的營造,都體現出其各自的風格,課堂成效明顯、精彩紛呈,讓執教教師從中獲得了豐富的個人體驗,也讓觀摩的教師在觀察、分析、比較的過程中得到了發展。
聽評課是教師互相學習、切磋教藝、研究教學的重要措施。縣中心幼兒園認真學習落實《指南》,掌握本領域幼兒發展的目標及要求,緊抓學科特點,聽評課活動駛入新階段。邀請江蘇鎮江翠竹苑幼兒園的園長王建英參與優質課例展示活動,為教師提供專業指導,精準把脈,開出藥方,使在場教師如沐春風,受益良多。
有效教學,助力學??沙掷m發展
第三小學始終堅守“做真教育,為每個孩子的未來而教”的辦學宗旨,積極探索并實施以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為本的多維立體課程體系。本學期,“國標課程校本化”在第三小學全面啟動并順利試行,課程設置以尊重學生的天賦秉性,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差異位為原則,讓不同年級、不同愛好、不同能力的同學均能接受多元化的課程教學,滿足每個孩子的需求。孩子們帶著好奇與憧憬,走進自己喜歡的教室,徜徉在“小夜鶯”合唱團、“躍動”健美操團、“巧手”剪紙坊、“小探索”科技社等豐富多彩的社團中,流連忘返。這不正體現了校長張增斌說的那句話:“做真教育,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實在在地為學生服務。”
花朵藏于室內則不堪風雨,少年囿于墻內則難擔大任,最好的教育在路上!注重學生興趣、突出研學實效、追求形式多樣,讓研學“樂、實、活”。城關第二小學的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從課堂走向生活,從書本走向實踐,讓師生胸藏錦繡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推行研學旅行的道路上,他們注重的不僅僅是課程、文化知識的普及和掌握,更是融合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以及現有國情進行的的體驗性學習。
實效德育,開創合陽教育新范式
在幼兒園“去小學化”的道路上,合陽縣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嘗試有效的教育方法,用實際行動防止和糾正課堂教學小學化傾向。海峰幼兒園召開師德師風教育專題會,對幼兒教師的師德含義、師德缺失的表現及需要反思的問題進行了詳細指導,引導教師自查自糾自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態度,將師德師風建設落到實處。
城關第二小學不斷把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在德育建設中,緊貼本源,去糟取精,與時偕行。利用傳統節日,積極開發其中蘊涵的教育資源,集思想教育、傳統文化、知識實踐、技能指導為一體,讓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探究,在活動中獲得體驗,在體驗中增長知識。
校園文化是學校重要的教育資源,是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生命發展的深厚土壤。優美的校園環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城關小學致力于打造和諧舒心、尚美求實的“和美環境文化”,不斷加大校園美化力度,力求綠中求美,美中求樂,讓師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欣賞美、感受美,慢慢發展到珍惜美、發現美、創造美。
立德樹人有道,春風化雨無聲。合陽縣各校、園正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向人民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問題,實現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美好期盼。
供稿:岳采麗
編輯: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