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件衣服”的旅行
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基地不外乎廣州,杭州這兩個地方是生產基地。一件衣服,首先會從工廠生產出來,然后工廠賣給廣州或者杭州的服裝批發市場的商戶,也就是廣大新手稱呼的“檔口”。廣大的服裝店主,超市主等等分銷商,就會去向服裝批發攤位的商戶拿貨,然后再賣給消費者。
所以,一件衣服的經歷是:1.工廠——>2.檔口——>3.服裝店——>4.消費者。
二.市場與市場之間的關系
市場與市場之間,往往也會有交易,這就是為什么一件服裝的拿貨價有十幾塊差距的道理。
從地理位置上說:全中國的店主不可能都去廣州或者杭州拿貨,因為旅行的成本會很貴。所以,基本上每個省會城市,都有小型的服裝批發市場,比如說武漢的批發市場也很大,北京的動物園,大紅門也很大。這些批發市場的貨也是從廣州或者杭州的檔口拿來的,因此從拿貨價上又增加了一層利潤。
所以,這種情況下一件衣服的經歷是:1.工廠——>2.檔口——>3.其他城市檔口——>4.服裝店——>5.消費者。一般來說,“第一層檔口”從工廠拿貨的利潤大約是10%左右,“其他城市檔口”賣出去貨物的價格,會比“第一層檔口”拿貨價高大約30%——40%左右。
從消費者心理來說:有些市場名氣大價格賣得高;或者這些市場本身就是批零兼售的,利潤保持在很高的位置,那么這些市場本身就懶得去與工廠協調,比如說以杭州的“環北市場”和杭州的“四季青市場”來說。杭州的環北主要是做專業批發為主,因此價格就低。四季青市場名氣最大,且批零兼做,利潤可以到達50%甚至70%,因此四季青本身很多檔口直接從環北的檔口拿貨,以實現快進快出。
所以,這種情況下一件衣服的經歷是:1.工廠——>2.檔口——>3.更有名氣的檔口——>4.服裝店——>5.消費者。一般來說,“第一層檔口”從工廠拿貨的利潤大約是10%左右,“更有名氣的檔口”賣出去貨物的價格,會比“第一層檔口”拿貨價高大約50%——70%左右。
所以,專業的拿貨,應該去專門做服裝批發的市場拿貨,這樣才不會被殺豬,因為服裝批發市場的價格,與零售店的道理是一樣的:名氣越大,價格越貴。名氣大的市場拿貨價格貴,也是理所當然的。
三.新手做生意,一般什么地方令批發商討厭
新手拿貨,往往會與商家有糾紛,或者被商家冷言冷語,往往很多的新手以為“是我拿貨少的緣故”,商家狗眼看人低嘛,其實是大錯特錯。往往很多的新手自己身上有非常多的令人討厭的地方,而不是“拿貨少”。
作為商戶來說,大的客戶每個月走上千件衣服,小的客戶幾百件也有,幾十件也有,幾件也有,錢都是一樣的錢,沒必要歧視任何人,畢竟誰都不和錢有仇吧,所以認為“拿貨少”這就是新手的一個誤區。
其實新手之所以被冷言冷語,乃至于拿貨的時候被罵,往往不少拿貨少,而是“唧唧歪歪”,這種“唧唧歪歪”主要表現在拿貨的時候,和退換貨的時候,往往會造成糾紛。
先說說拿貨的時候:
專業的服裝批發商做生意和打仗一樣緊張的,時間非常的寶貴,這么繁忙的時候呢,脾氣肯定換誰都不好的。那么,你覺得要買,就問價格,不要買就不要問價格以免浪費他人時間和心情。其次你自己話也不要太多,比如:聽說有女孩子問了后不買,說了一句質量這么差的,就被商戶打罵鬧成糾紛了。那你問了不買當然沒關系,你浪費了別人緊張的時間,人家本來就很窩火,你再一刺激,于是被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