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爺 來源:三爺PPT ID:sanyeppt
Nancy是工作了9年的市場主管,最近看中了一家科技型公司的市場經理崗位。
于是,Nancy和廣大應聘者一樣,向招聘負責人郵箱里投遞了那封千篇一律的標準word簡歷。
可是,半個月過去了,Nancy沒有接到面試電話。
Nancy自認為自己工作能力各方面都匹配,而且熟悉市場工作各個業務經驗又豐富,不明白為什么簡歷會石沉大海?
焦急的Nancy在網上尋求答案,后來發現了用PPT制作簡歷是一種流行趨勢,尤其是一頁紙的PPT簡歷能讓HR眼前一亮,于是Nancy做出了類似這樣的簡歷:
可是這樣的簡歷發過去,依然沒有HR的回音。
后來,Nancy找到了我,問我有沒有辦法?
我問她,如果你想吃哈根達斯冰淇淋,那么我用哈根達斯的盒子裝著麥當勞甜筒冰淇淋給你吃可以嗎?
投簡歷與PPT演講是一個道理,都是賣,只不過投簡歷是賣自己,而PPT演講一般是賣產品。
看似好看的一頁紙PPT簡歷,和傳統的word簡歷相比,換湯不換藥,只是外表光鮮了些,內容沒有實在的變化。
那么該如何向心儀的公司賣自己?
有的放矢,分析目標崗位要求
在PPT演講中,我一直強調“一切從聽眾出發”,一切脫離聽眾的PPT設計都是徒勞。
你不可能拿著一份PPT去應對所有的演講場合,你必須要為每一次演講單獨設計PPT。
同樣,投簡歷跳槽也需要從目標崗位出發,要分析清楚目標崗位要求,只有知道目標崗位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去制作一針見血的簡歷,而不是拿著一份同樣的簡歷去投遞不同公司不同崗位。
Nancy的目標崗位職位描述是這樣的:
從這個職位描述我們可以提取幾個關鍵詞:市場戰略/大型活動/媒體傳播/推廣策略/市場調研,可以看出這個崗位一直強調市場推廣的能力。
所以在制作簡歷的時候,應該把自己做過的工作往這個方向去靠。
目標崗位要求搞清楚之后,接下來就是要分析自己與目標崗位相差多少。
這和PPT演講的道理也是一樣的,PPT演講是要帶領聽眾從起點A點到終點B點的過程。
而做PPT簡歷就是要將自己的弱點縮小優點放大去更好的匹配目標職位,這樣自己與目標職位才有可能重疊。
現在,我們看看Nancy的標準word簡歷,看看她與目標職位的差距與弱點在哪里:
工作了9年,跳槽了6次,那么HR的第一個疑問肯定是你為什么跳槽那么頻繁?這樣頻繁的跳槽經歷如果沒有說清楚就直接寫出來,不直接嚇跑HR才怪!
這是Nancy目前的任職崗位,可以看出來Nancy的工作范圍基本上涵蓋了目標崗位的要求。
但是這個工作范圍又太過寬,不能聚焦到目標崗位要求的“市場推廣”能力。再加上,單純的文字描述很難勾起HR的觀看欲望。
所以,Nancy與目標崗位之間的差距就在于怎樣放大“市場推廣能力”并且弱化頻繁跳槽的客觀事實,然后能夠活靈活現的展示給HR。
量身定制,打造走心的PPT簡歷
這個社會,機會永遠是留給那個最用心的人。
針對頻繁跳槽的客觀事實,經過和Nancy一天下來的一系列梳理,我們最終改成了這樣:
通過對工作9年的經驗與心得進行梳理,將職場生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8-2011)思索:不喜歡的專業
第二階段(2011-2014)摸索:喜歡的工作
第三階段(2014-2017)探索:喜歡的職業
對于工作范圍不夠聚焦不能凸顯市場推廣能力的問題,我建議Nancy:與其在一頁紙上塞滿N個工作能力不如把一項工作能力說透。
最后Nancy就在PPT簡歷中呈現了一個成功的市場活動案例,然后把競品調研、媒體傳播、活動策劃、推廣策略等市場工作能力體現出來,最終實現1>N的效果。
通過這樣燒腦的制作簡歷,Nancy最后雖然沒有獲得一開始心儀的崗位,但卻意外收到了另一家外企市場總監崗位的面試電話,并且最終順利拿到了薪水翻倍的offer。
所以,有時候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不會展示自己,不會包裝自己,不會營銷自己。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必須要細心、走心、用心,只有找準目標有的放矢,只有做到與別人不一樣,才有可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