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約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是由善于治水的大禹所建立的王朝,人口只有約200萬人。禹的兒子啟揭開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王位世襲的帷幕。夏朝相比于堯舜所處的時代,農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制作陶瓷和青銅器的技術有著較大的進步。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由商湯建立的王朝,定都河南商丘。人口約500萬至700萬,著名歷史事件“伊尹輔政”就是發生在商朝,另外像目前考古界所發現的宏偉的司母戊鼎、甲骨文以及金文都是商朝燦爛文明的象征。
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王朝。西周是周武王姬發擊敗商紂王之后建立的王朝。人口約1000萬。注:東周就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口約400萬至600萬。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秦始皇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建立時人口約1600萬至1700萬。雖然秦朝存在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但是秦始皇所實施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秦朝規定人們的行為要遵從統一的道德和規范)”等一系列舉措對秦朝以后的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由漢高祖劉邦建立的中國第二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建立之初人口約400萬,秦國建立之初全國還有超過一千萬的人口,之所以銳減這么多人口主要還是因為秦末天下大亂,不過到了西漢末年人口已經達到了5900萬人,之后因為戰亂到東漢初年又減少為2100萬人。注:東漢末年人口約5600萬,三國末年僅剩約800萬。
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由司馬昭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西晉初年人口約1600萬。西晉一朝只有短短的50年,期間國家政治腐敗,更是出現了司馬衷這樣的傻皇帝,西晉一朝為“八王之亂”以及“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注:東晉初年人口約540萬。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政權更迭最為頻繁的時期,這一時期戰亂不斷,使得中華文化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阻礙。人口約1100萬到2000萬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由隋文帝楊堅建立的大一統王朝,隋初人口約4600萬。隋文帝以民為本,一舉開創了“開皇之治”,人民安居樂業。另外隋朝開創了“科舉制”,為后世的人才選舉做出了重要貢獻。隋朝國祚只有38年,這和隋煬帝楊廣的大興土木密切相關。隋煬帝下令修建的京杭大運河雖然極大的便利了隋朝的水運,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嚴重消耗了國力,導致了隋末民變和貴族叛亂,導致了隋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