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地資訊,請關注一點資訊湖北
河南、湖北
兩個不一樣的省份
一個在中國北方
一個在中國南方
說著不一樣的語言
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和生活習慣
但在湖北襄陽有這么一個地方很奇怪
明明都是湖北人
卻都操著近似河南的口音
似乎更像是河南的一個城市
這個地方就是老河口
老河口隸屬于湖北省襄陽市,位于湖北西北部,因地處漢江故道而得名,老河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全市轄10個鄉鎮辦,版圖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53萬人。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襄鄖要道、秦楚通衢”之稱,享有“天下十八口,數了漢口數河口”之譽。
如果你是老河口人,或者跟老河口人交流比較多的話,那你一定覺得老河口的方言非常像河南話。說話口音以及語調都跟河南地區非常相似,和周邊的湖北話有很大的差異。比如下面這些讀音:太陽(老陽兒)、土塊(土顆拉)、蟬(知落)、上午(前半兒)下午(后半兒)、中午(晌午些兒)、謝謝(納慰)、阿姨(娘娘兒)、姑姑(妲妲)、口齒不清(土拉塞兒)、男女不分(二易子)、毛毛雨(麻縫雨)、山墻(山碼頭)、毛毛蟲(毛辣子)、腋窩(旮旯肢兒)等語調都跟河南話非常相似,可以說,老河口是操著河南的口音用著湖北的詞兒。其實,老河口的方言之所以跟河南方言相似甚至一樣是有歷史原因的。
事實上,老河口就曾經是隸屬于河南的,元代被劃到河南,直到明代,老河口才被劃為湖北所有。1949年的時候,老河口還叫光化縣,就曾經劃歸南陽的桐柏地區管轄,看老一輩革命家趙富林的回憶錄,那時的干部鄧縣和光化隨便調動。可見,它是一個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城市。有時候襄陽人一聽老河口人說話,就說你是河南的,很是形象的。特別是老河口的孟樓、薛集、袁沖等鄉鎮,那里的人說話很有味道。事實上,老河口的河南人或者說祖籍是河南的人很多,這也有很大的關系。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老河口的地理位置。老河口與河南的鄧州、淅川接壤。在古代,襄樊是歷史上荊楚的北大門,往北就是中原地區,而歷史上中原地區商業繁榮,經常要到河南那邊通商做生意,為了方便交流,襄樊這邊就學習了河南話,久而久之口音便流傳下來了。因河南方言屬北方次方言,語調平和,襄樊境內語音屬漢語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語言清輕略帶秦”。而老河口則是北大門的第一道門,跟河南交界的地方,因此河南味兒比較重。
老河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全市轄10個鄉鎮辦,版圖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53萬人。是春秋名將伍子胥的故里、漢相蕭何的封地,北宋文豪歐陽修治邑,《黃河大合唱》詞作者、詩人張光年故鄉,明代科學家沈括在此隱居著書,抗戰時期第五戰區李宗仁長官司令部駐櫛六年之久。因此,沒去過老河口的人不妨去那里轉轉,與老河口人交流交流,感受一下湖北人的河南話~
責編 李星言 易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