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尤其是宮廷皇室人物的死亡都是保密的,外界只能猜測。一個小女孩的死,如果是普通百姓的孩子,也許是饑餓或者生病或者戰亂,但是她不是普通孩子是宮廷里的貴族,是皇帝的外孫女。608年隋末動蕩,皇室內爭,所以她的不幸也是必然的。不管怎么死亡,她的死應該歸結為政治斗爭的產物。今天筆者說的主人公就是位九歲小女孩。
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于1957年8月在西安玉祥門外發掘了隋代石棺墓一座。墓上殘存夯土長50,寬22米。墓室為方形堅穴土坑,斜坡墓道位于墓室南壁中央,方向正南北。葬具在墓室的中部,是石橔和石棺,南北順放。這一座墓是我國目前保存得最好的隋朝古墓,這種情況其實是因為棺材上寫了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讓所有看見的人都會毛骨悚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這一座古墓的主人是隋朝樂平公主楊麗華的外孫女——李靜訓。九歲的女童,字小孩,隴西成紀人。因為她的家世顯赫,而且曾祖父是北周時期赫赫有名的驃騎大將軍李賢。
根據有關資料的記載: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愛,一直在宮中長大。“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可是“繁霜晝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臺,便悲澤蘭之天”。公元608年6月1日,李靜訓死于宮中,為此在她逝世的時候,皇太后楊麗華十分地悲傷。
為此,皇太后楊麗華要求對李靜訓進行高規格的厚葬。1957年,我國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經過多次勘察,最終發現了這座古墓。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經過仔細研究后,認證這座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
隨后,專家們便組織人手準備開始轉移葬品。在李靜訓的墓中,石槨石棺雕制精美,隨葬大量金銀玉器和瓷器、玻璃器等。其中還有一條鑲嵌珍珠和雞血石、雕大角鹿的青金石的金項鏈,是目前考古發現的項鏈中最為精美的一件。不僅如此,竟然還有一對鑲珠金手鐲和兩枚金戒指以及金質發飾、衣飾,手指上都戴著銀指甲套。這些金銀珠寶發出的光,將古墓照得十分的明亮。
可是,正當專家們準備開棺的時候,卻呆住了。為什么?只因為他們看見了“開棺者死”四個大字,頓時在場的工作人員都不禁寒顫了一下。怪不得,它是保存最完好的隋朝墓,原來都是因為有這四個大字啊。
人們出于對佛的敬謂,神鬼之說是深入人心的,所以即使有人覬覦李靜訓墓葬中的東西,但出于內心深處的畏懼也不敢妄動李靜訓的墓。從這不難看出,楊麗華對她的疼愛,以及古代人的聰明才智實在是高。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