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化石能源是地球給我們留下的寶藏,它是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積而來,其形成過程要花費上數千萬年,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燃料。我們非常熟悉的三種化石能源分別為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現代工業想要發展,都離不開它們。
而石油則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由此可以看出其重要程度。關于石油的利用,早在公元前10世紀之前,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等文明古國就已經開始采集天然瀝青用以建筑、防腐以及粘合等等。甚至在荷馬的名著《伊里亞特》中就曾經記載過特洛伊人利用石油進行戰爭。
油井
01
中國同樣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并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在東漢時期史學界班固就曾經在《漢書》中記載“高奴有洧水可燃“。而宋朝的沈括在讀這本史書時,對這句話十分困惑,在這個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可以燃燒的水呢?就決定前往實地進行考察,結果發現當地果然有很多民眾使用一種深褐色的液體用以燒火做飯,于是他便開始大力推廣當地百姓使用這一能源,還創造性的將其命名為”石油“,在《夢溪筆談》中他還提到”石油至多,生于地中無窮“,可知在那個時期石油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
核電站
古代時期由于世界各國工業均較為落后,因此對于石油的需求也并不是很多,直到西方工業革命的展開,人類生產力的逐漸提升,才逐漸擴大對石油的需求,甚至石油還是歷史上多次重大戰爭的導火索,由此可見石油的重要性。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石油終將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實際上根據專家推測,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最多在200年內就將完全消耗殆盡,因此尋找新能源,發明可再生能源或是清潔能源已經成為各國不得不面對的一項重要問題。
02
海上鉆井平臺
只不過核能的開發一定程度上是有風險的, 切爾諾貝利事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爆炸引發的大火迅速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并滲透到大氣層之中,給當地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甚至直到現在,切爾諾貝利事故遺址仍然靜謐的如同一座鬼城。
可燃冰
03
而且中國與他國相比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擁有面積龐大的國土和領海,土地上大部分的礦產能源都已經被我們所發現,可海洋時至今日仍然是一座未被人類徹底研究清楚的寶庫,里面或許蘊藏著十分珍貴的能源,因此近年來我國對于南海進行了多次的資源勘探。
多次的勘探終于有了回報,在我國南海燃起一把大火,燒出5000億噸“黃金”,而這正是當前非常難以開采的可燃冰。可燃冰,也可以將其稱為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是永久凍土中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可燃冰在燃燒之后只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留下固態殘渣,因此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并且其在大自然儲量豐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源。
可燃冰開采平臺
而我國的這一發現引來全世界26國專家緊張關注,這是因為可燃冰雖說儲量豐富,可它的開采難度非常高,自從1968年蘇聯地質學家第一次在西伯利亞發現這一能源之后,時至今日仍然只有極少部分被成功開采出來,大部分仍然蘊藏在深海之中,這是因為一旦開采過程中出現紕漏,會泄露出大量的甲烷,造成非常嚴重的溫室效應,因此世界各國仍然在不斷完善可燃冰開采技術,而我國在南海北部試采成功,在可燃冰開采史上有里程碑的意義。
結語
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發展迅速的一個國家,在很多領域上逐漸取得了領先地位,相信我們的祖國在未來的發展中會越來越強大,讓我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伊里亞特》《夢溪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