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本研修做什么
“獨白式”內在的心智活動:接受愿意接受的知識,剔除不愿意接受的知識。
“對話式”交往的方式:對話中互相表達觀點,彼此交流獲得知識。
“協作開發共享”式:在交流中創造出新的知識。
( 1 )教師們提出的課題
陳老師:如何讓每個學生認真、有效地完成訂正作業
何老師:學生作業完成質量的研究
朱老師:如何讓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候老師: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質疑有效性的研究
王老師: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
劉老師:中學生英語學習是否需要課前預習
徐老師: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將板書和多媒體有效結合
李老師:體育教師如何特色發展
(2)修訂課題
如何讓每個學生認真、有效地完成訂正作業
假設:訂正作業是重要的
條件:有經驗;老師是認同的
研究什么:訂正作業有哪些?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學生愿意完成的訂正作業是怎樣的?不愿意完成的是什么?
學生不愿意完成的,但又是必須做的訂正作業是什么?
要讓學生完成必須完成的訂正作業,老師應該如何設計?
認真、有效的標準是什么?
(3 )挖空心思 VS 需要思考的問題
考慮做,或者不做的理由與解釋
涉及如何認識辦學理念,做法的承續性、合理性
學校的辦學目標,學校的愿景
將研究與自己(課堂教學等)聯系起來思考
我的課堂和教學,可以怎么做
學生可以怎樣
( 4)和教師共同創造學校的愿景
第一,盡可能將學校愿景化為每個教師的努力方向。
s激勵教師在正確的方向上,投入最大的心力,達到最高的專業水準;
ss把教師高水準的專業知能當作實現學校愿景的手段,而不是將教師高水準本身當成了學校的終極目標。
第二,努力為教師創造一個'汲取他人智慧和力量”的空間。
p在這個空間里,讓更多的教師有亮相的機會,變”公眾角色的壓力為動力”
pp在這個空間里,讓不同發展水平的教師獲得不同類型的激勵和支持, “讓他人的肯定變成動力'
第三,帶領教師共同建立符合學校發展愿景的專業標準。
s這個專業標準不是外加的,是校長和教師一起把學校的現有的、好的、有用的做法提煉成教學常規和制度化的過程;
sS這個標準是持續發展的,是校長'拒絕平庸,講究琢磨” 帶領教師不斷追求和向前的過程。
第四,要有制度的規約。
m制度不能只是向教師提要求,片面強調教師的義務和責任,而忽略權利與義務間的均衡;
mm制度有本體性制度和關聯性制度 ,它們之間要有足夠的'關聯性”
二、校本研修怎么做
(1)處室、教研組、備課組都要研究
每個人都要“琢磨”
基于項目的展開,學校成立戲劇、茶藝、編織等社團,幫助教師發展興趣愛好。
一個人只要有興趣,就能擁有快樂和機會,身心愉悅的教師,對待教學、對待學生也會和顏悅色起來。
“校本研修”中的'修” 字不簡單,不僅是一般意義的“進修學習”, 更有“修養”的意思在其中。
“專門的研究”與“做人處事的修養” 成為教師研修中兩個必不可少的因素,是教師專業活動的兩個重要方面,需要校長有意識地設計和策劃。
V關注教師心靈、培養生活情趣,喚起生命激情
V引領教師走向關鍵的職業幸福: 學會琢磨, 形成研究共生體
( 2 )校本研修需要注入技術
①我們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
學生取得學業成就的過程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決定性的作用?國際上有這方面的研究,經過元分析和數以千萬計有效教學和課堂指導成果的綜合分析,得出了影響最重要、遠超過其它的三個因素:學習動機和高期望值學習時間和機會針對性教學
學業成就三因素:學業成績、學習體驗、學習動機!
學生有動機去學習,同學、父母、教師、學校管理者和社會期望他們達到高標準,決定著他們能否努力學習。
相信所有學生通過努力都可以達到高標準
存在挑戰性標準及實現目標的監控手段
采取一切措施使學生到達高標準
(3)合適的學習時間和有效的學習機會
通過課堂組織和常規程序,確保用于學習的足夠時間,減少打斷、千干擾和無效活動。
有效學習的機會: 認知沖突——情境促進體驗, 花時間琢磨不顯而易見但仍可弄明白的問題;建立意義——過程與結論、 方法與規律、材料與觀點之間建立明確的關系;自覺操練——自己想做,留有空間,具備組織化特點
(4) 教師的針對性教學
有效學習往往是個人化的、有針對性的
針對性教學:在教學中精確知道每個學生的基礎、特點與差別知道什么是適合的指導,在什么時候、使用什么、怎么使用相應的策略和資源,通過教學方法的結構和教師可操控的個別指導進行針對性教學
三、幾點建議
(1 )以“做”為中心
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研究有主題
“我帶你, 你幫我”、大家幫大家
任務分解、 責任分擔
做透、看透、想透
( 2 )不斷積累有效的實作性經驗
進一步提高備課、觀課、評課的成效,提高家常課的質量。
研究要從家常的備課與教學設計開始。
讓研究成為常態。
(3 )三個關注點
a關注學科內容及其實質
b關注小組學習:強調集體智慧,建立教師與教師、研究者與實踐者合作學習的行動主體。
c關注主體悟性:強調“學懂的東西做出來,做好的東西說出來”,注重通過主體悟性把行為與理性聯結起來。
老師的不斷清晰和覺醒,我們學校的特質,我們的追求是對學校中所有人發出的一種邀請共同建設心中的學校,不是普適的理想課堂,是我們的理想課堂 。
校本研修的路很長,唯有不忘初心,不斷前進,才能看到進步與成長,才能獲得快樂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