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吃透耗時大概8分鐘,請在WiFi或流量充足的情況下閱讀此文。如果圖片文字過小,點擊圖片即可放大,即可看到清晰的圖片。
如需獲取清晰的文檔,請在后臺回復“清晰文檔”~
前不久自己開通了一個個人公眾號,想著在業余時間來實踐實踐下新媒體運營,期間也嘗試用微信后臺提供的數據統計功能來對整個運營進行優化。做了近20天,因業余時間很有限,且用戶精準細分,粉絲量雖然不大,但頗有心得,現在分享給大家。
經一番實踐。本人認為,微信后臺數據統計的意義在于以下3個方面:
對前期的公眾號定位和用戶精準度進行驗證性分析,看初始策略是否對路,需要及時調整
對用戶來源/渠道分析,用以判斷粉絲來源路徑,以便調整發布渠道
對圖文進行分析,用以優化內容和找準推送時間
以上3個問題是本文的主線,不過在此之前,本文將從運營本公眾號的定位和內容初始化出發,再過渡到數據優化部分,重點闡述如何根據微信后臺數據分析對微信運營進行優化,希望能對運營微信公眾號的小伙伴們有一點啟示,吾心足矣!
一、公眾號的定位
我做的這個公眾號是講運營的,本著分享自己運營經驗和結交各路運營豪杰的目的而開設,且因自己從事運營沒年限不長,功力有限,所以將本公眾號的受眾定位為:
對運營感興趣的在校大學生
已經工作過一段時間、想轉運營崗位的在職者
1~3年的運營從業者
從上面的定位可以看出,受眾人群僅限于運營新手級別或是即將從事運營的小伙伴,因而人群數量有限,粉絲重質不重量。經過網絡上的調研和對上述部分人群的調查后,從受眾需達成的目標、存在的痛點和成為本公眾號所能獲得的收益這3個方面著手,從而勾勒出本公眾號的用戶畫像:
本公眾號目標受眾的概況/人群畫像
緊接著,依據上述的用戶畫像,再結合根據自己工作的內容和涉獵的領域,將公眾號的內容板塊劃分為以下5大板塊,以后的內容推送將圍繞者這幾方面展開:
運營干貨:分享一些能夠實際操作的運營手段或方法
運營理念:分享運營中重要的思維方式和理念
職業規劃:分享新手關于職業規劃方面的個人看法和經驗
運營案例:分享運營實操案例
學習方法:分享在工作中如何快速學習,學習技巧和工具分享
在完成上面的公眾號定位和內容板塊后,我將公眾號名稱起名為“XXX”(為避免廣告嫌疑,不顯示公眾號名稱),其中的關鍵詞突出“運營”和“面向新手”兩點。
二、公眾號的初始化及渠道投放
在本微信號的定位和框架搭建好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公眾號的內容初始化,也就是在受眾加關注、進入公眾號前提前把接待他們的“大廳”布置好,力求給他們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為后面的留存和推送做準備。
本公眾號的內容初始化著重于3個方面,即微信菜單欄、自動回復語和引導圖文關注這三個方面,對它們的構建都要服從于本公眾號的調性,能代表本公眾號的價值觀和以后將要推送的內容。
本公眾號的內容初始化
1. 微信菜單欄
初期在內容不多的情況下,菜單的設置盡量簡潔、直觀、易懂,據此,本公眾號的的菜單設置如下:
舊聞回顧:在未取得原創功能邀請的情況下,點擊可以看到歷史消息,以便后續關注的粉絲能看到之前的文章;
喵喵干貨:將一些較長的、經典的干貨文章放置于素材庫,鏈接到這里,粉絲點擊后能直接查看;
勾搭小喵:直接跳出我的微信號,讓粉絲能聯系到我,跟我進行互動,既增加粉絲活躍度,又給我后期的內容更新提供素材和方向。
本公眾號的菜單設置
2. 自動回復語
自動回復語的設置主要分為2個部分:
(1)被添加自動回復
被添加自動回復語的設置盡量符合之前設定的調性,針對新人/同齡人(好吧,暴露年齡咯),語言風格親切、有趣,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本公眾號針對的受眾是新人,我們一起從0到1
運營初期,內容不多,請后續關注,打消關注者的疑慮
即時互動,可以隨時勾搭我
本公眾號的被添加自動回復設置
(2)關鍵詞自動回復
關鍵詞自動回復的設置,目的有3點:
加強與粉絲之間的互動
“埋點”查驗文章的受歡迎程度(每篇文章都會設定不同的關鍵詞)
有些文章是以圖片形式呈現的,在微信里不夠清晰,回復相應關鍵詞可獲得清晰的PDF文檔的
(3)引導關注圖文
引導關注圖文一前一后,最大限度的吸引閱讀者關注,故分為2塊。
(1)文前引導關注圖文:體現公眾號的定位和內容板塊,如下圖所示:
(2)文末引導關注二維碼:目的在于將前面未關注、但看完文章的人,是第二道關卡,最大限度的留住閱讀者,將其轉化為粉絲。內容上主要體現公眾號的名稱和大大的二維碼,引導其關注。
三、利用后臺數據對公眾號運營進行優化
本文涉及到的微信后臺數據板塊分別為用戶分析、圖文分析、菜單分析和消息分析這4大模塊,接口分析和網頁分析因本公眾號未進行二次開發,故不涉及。
后臺數據分析涉及的幾大板塊
結合本文開篇提到的需要后臺數據分析進行優化的3個課題,和這些數據分析模塊呈現一定的對應關系,如下圖所示:
1. 用戶精準度驗證,檢驗之前的運營策略是否對路
(1)性別分布和語言分布
性別分布方面,男生略多于女生,基本呈持平狀態;語言分布絕大部分以中文簡體為主,符合常規認知。這部分對于分析課題一的參考價值不大。
(2)用戶的地理分布
粉絲的地理分布
從上面2個圖可以看出,用戶的分布集中在東南沿海和北京等地,按城市來細分,正好是北、上、廣、深、杭,符合互聯網的分布版圖,前幾名和百度指數中關于“互聯網”的用戶分布情況幾近一致。同時,粉絲都是主動關注,且都是陌生人。由此說明,本公眾號的的粉絲與當初的受眾定位是一致的。
2. 用戶來源、渠道分析,用以判斷粉絲的來源路徑
用戶的來源分析,如上圖紅色虛線框所示,主要分為公眾號搜索、掃描二維碼、圖文頁右上角菜單、圖文頁內公眾號名稱、名片分享、支付后關注、其他。它們間接反映的用戶行為如下圖所示:
對本公眾號的粉絲來源進行整理,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數據,為了看得直觀,特別用熱力圖的方式顯示數值的大小(有暖冷色調漸變至暖色調表示數值由小變大):
由上圖可知,本公眾號的粉絲絕大部分來源于“圖文頁公眾號名稱”,其次是掃描二維碼加關注的(在讀完文章后再添加)。對于此種情況,結合“粉絲來源及對應行為分析“,對于粉絲以“圖文頁公眾號名稱”為主的加關注行為有如下幾種解釋:
本公眾號名稱具有吸引力,引導粉絲關注
粉絲被引導關注的橫幅所提示
文章質量較高,粉絲第一時間關注
此外,通過“掃碼二維碼”這個路徑進來的粉絲,意味著ta是在閱讀完文章后加關注的,此類粉絲較“圖文頁公眾號名稱”進來的更為挑剔,同時也反映這類粉絲更為“死忠”和精準,質量很高。
在7-11、7-12這兩天,明顯可以看到通過“公眾號搜索”加關注的粉絲增多,這是因為這兩天公眾號內的文章在其他平臺被轉載了,文章末尾注明了公眾號名稱和微信號。粉絲是通過這兩個線索找過來的。
6-27和7-3通過名片分享獲取的粉絲忽然增多,可能與前一天的文章受歡迎度高有關。這個點還會在下面的部分展開。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公眾號內容初始化的文前引導關注圖文和微信號名稱設置較為合理,需要調整的空間不大。
3. 內容分析,優化公眾號的結構和內容
(1) 內容優化判別
活躍度
在消息分析里,可以查詢到每一天的關鍵詞回復情況,我在每一篇文章的末尾都有“埋點”,設置對應的關鍵詞,而關鍵詞的回復數量可以反映當天文章的閱讀情況和受歡迎情況,也可以作為公眾號的活躍度的判定指標。
消息回復數量
各關鍵詞的回復次數(局部)
診斷問題和發現規律
按照圖文分析--->全部圖文, 在“趨勢圖”下方找到“導出excel”這一項,設定好日期區間,將這些數據進行導出:
導出的圖文數據中,無論是“圖文頁閱讀”、“從公眾號會話打開”、“從朋友圈打開”、“分享轉發”還是“微信收藏”,都有“人數”和“次數”這2個類別,為了減少重復勞動和精簡分析項目,我只保留了每個分析指標里關于“人數”的部分。經整理,整合粉絲數據和內容數據,得到 “日期&粉絲&閱讀&內容”對應熱力表,我將此表命名為“發布內容信息診斷表”。
上表中包含日期信息、粉絲信息、閱讀信息、分享轉發信息、轉化率信息和內容信息。考慮到本文的傳播途徑---在公眾號內部推送和發送到運營相關微信群,本人首次推送未轉發朋友圈,因而其中的
一次轉化率=公眾號打開人數/累計關注人數
二次轉化率=從朋友圈打開人數/累計關注人數
需要注意的是,此表中顏色由淺入深、由暖入冷代表相應數值由小變大,從而不需要看清每個數值的大小,能直觀的從整體上看到數據的變化情況。將上述信息整合在一張表格內,目的在于識別這些天發布內容的優劣情況及發布時間上的規律。總之,此表可以起到診斷問題和發現規律這2個作用。
1) 診斷問題
異常值:6-27這一天的圖文頁閱讀人數達到1784人,但總的粉絲量極少,結合前一天的推文的二次轉化率較高,達到65.63%。因此,這個異常值值得注意,再調出更為詳細的數據:
從中可以看出,閱讀來源中的“其他”占到的比例最大,為79.34%,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粉絲量數據極小,但閱讀量巨大的現象。根據微信的設定,在微信軟件之外的分享都是其他,比如在qq、脈脈、豆瓣等其他渠道。
接著再來分析該文章的轉化率情況:
可以看出,此時因為粉絲基數少的原因,閱讀量的來源絕大部分在二次傳播上。
2) 發現規律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在7-3~7-7期間,粉絲、閱讀量、分享轉化等數據都呈現出上揚的趨勢,比較可觀。在發布時間和發布渠道固定的情況下,可以判斷出是內容上的改變帶來了這些數據的協同增長。因為調出這幾天的發布內容: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用戶感興趣的內容集中在運營案例和運營策略方面,對運營知識的系統性易懂性需求較高。此外,用戶傾向于圖片式的展現形式,這樣的閱讀體驗更為直觀和親和。上述關于內容方面的選題和形式的經驗,可作為今后本公眾號文章素材查找、撰寫和編排的方向。
(2)發布時間段優化
在全部圖文--->小時報里,將6-24~7-13的小時報數據進行導出,得到下表:
本公眾號6-24~7-13小時報原始數據
這樣的數據雜亂無章,看不出有價值的信息,因此需要對上表進行清洗和重組。同上,僅留下跟“人數”相關的指標/數據,利用函數將“小時”轉化成“時段”,比如“5時~6時”,以透視表的形式,以便對日期進行篩選。在處理數據時,有2點值得注意:
在經轉化得到的各字段上皆取均值;
去掉上面提到的日期異常值,以免對規律識別形成干擾。
最終得到下面的圖表
經處理后的小時報閱讀量分布圖
從上面小時報閱讀量分布表和折線圖可以看出,18時~23時之間是閱讀高峰時段。因而,在此時間段開始的15分鐘內發布文章,可以有效的提升閱讀量。
從一周閱讀量分布表中則可以看到,周四是一周中閱讀量最大的一天,因為可以在這一天安排質量較高的文章,以期借勢吸引更多目標讀者的閱讀。
結語
在變化莫測的互聯網時代,我們的運營策略和手法不可避免的會遭遇頻繁的試錯和反復的迭代。作為我們調整策略和手段的依據往往是外部的市場需求和內部關于產品的數據---外部市場需求捉摸不定、不易得,但內部數據卻是可得、可觀且易分析的。作為微信運營人,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微信后臺的數據分析工具,對已有數據深入挖掘,不斷對選題、設計版式和推送時間點進行優化,以期達到更好的運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