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小編,最受不了的感覺是什么,小編會說——癢。疼痛還可以忍,瘙癢絕對忍不住!有同感的舉手!
造成皮膚瘙癢的疾病有很多,神經性皮炎就是其中非常頑固的一種。今天文章里要介紹的患者,飽受神經性皮炎的折磨十余年(怎么忍下來的啊),苦不堪言。幾經輾轉,求助于國醫名師周耀庭。沒想到就這么好了!我們一起跟著大師的思路,看看這頑癬怎么除!
頑固的神經性皮炎
初診記錄 2010年2月24日
關某,女,36歲。
主訴:神經性皮炎10余年。
現病史:患者10年前大學畢業,因找工作勞累,加之壓力大,導致泛發性神經性皮炎。雖然沒有停止中西醫治療,但并沒有阻止病情發展。現面部、四肢、腰背多處皮損,局部皮膚粗糙肥厚,瘙癢嚴重,皮膚可見抓痕,皮膚干燥有鱗屑,因長期反復發作不能緩解,面部皮膚有嚴重色素沉著。失眠多夢,耳鳴,大便干,日1行。舌淡紅,中部淡黃膩苔,舌面花剝,脈弦細滑略數。
既往史:乙肝病毒攜帶者。
中醫診斷:頑癬。
西醫診斷: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辨證:濕熱化燥,外感風邪。
治法:滋陰養血,散風利濕。
處方:防風10g,浮萍6g,秦艽10g,蒼術10g,黃柏10g,生地黃20g,玄參20g,赤芍15g,自芍15g,連翹15g,白鮮皮15g,地膚子10g,皂角刺6g,當歸10g,丹參15g,苦參10g,大黃炭3g,郁李仁20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
醫囑:忌食海鮮、羊肉。
【繼承人按語】
舌苔黃膩是濕熱之邪;皮膚瘙瘁為風濕在表;舌苔花剝、皮膚干燥表明濕熱化燥。所以辨證為濕熱化燥,外感風邪。治以滋陰養血,散風利濕。方中防風、浮萍、秦艽散風祛濕;蒼術、黃柏清熱燥濕;加苦參,大大加強清熱燥濕之力;當歸、白芍、生地黃、玄參、丹參,滋陰養血潤燥;連翹清熱利濕;白鮮皮、地膚子祛皮膚風濕而止瘁;皂角刺、赤芍、丹參清熱活血;“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里”,大黃炭活血通便,李仁潤腸通便,二藥配伍方中,有利于皮膚病的緩解。
復診記錄1 2010年3月3日
藥后瘙癢減輕,皮損較前縮小,憂郁,耳鳴,多夢,大便稀,咽微紅。舌邊尖紅,前部少苔,根部淡黃膩苔,脈弦滑。
證治同前。
處方:上方去郁李仁,加磁石20g。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
【繼承人按語】
患者10余年的神經性皮炎,經周老7劑藥治療就有明顯好轉,說明辨證準確,方證相應。大便稀,去郁李仁;耳鳴、睡眠多夢,加磁石重鎮安神。
復診記錄2 2010年3月19日
皮膚瘙癢程度大減,皮損繼續縮小,面部色素稍有緩解,失眠多夢,耳鳴,舌質淡紅,舌苔中部淡黃膩苔有花剝,脈弦細滑略數。
證治同前。
處方:上方加入夏枯草10g。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
【繼承人按語】
患者抑郁、多夢、耳鳴,是因肝郁化火所致,故加入夏枯草。
復診記錄3 2010年4月2日
皮損基本消退,已無癢感,病情平穩,余無不適,舌質淡紅,舌苔淡黃膩厚度減,脈弦細。
證治同前,上方繼服30劑,鞏固療效。
總結:
周老治療神經性皮炎效果顯著。根據周老臨證帶徒時對我們的講解,現將辨證論治思路總結如下:
1.本病病機為濕熱內蘊,日久濕熱化燥,陰血不足,外感濕邪所致。辨濕邪的依據:一是舌苔較膩;二是從周老臨床經驗來判斷,皮膚疥癬之類,多有風濕。辨燥邪的依據:一是舌苔有剝脫;二是皮膚干燥有鱗屑。濕是邪氣;燥是陰虛血虧,是正氣不足;二者可以同時存在。
2.周老常用藥物配伍:散風祛濕常用防風、浮萍、秦艽。燥濕常用蒼術、黃柏、苦參。清熱利濕常用連翹、生薏苡仁。祛皮膚風濕止癢常用白鮮皮15g,地膚子15g,皂角刺15g,蛇蛻3g。滋陰潤燥常用生地黃20g,玄參20g,麥冬20g,白芍20g,當歸20g。
本病屬于頑癬,故用藥治療,一要特別加強滋陰養血之力,常用赤芍10g,丹參10g;二要止癢力量加強,白鮮皮用至15g,再加蛇蛻3~6g。
周耀庭,國醫名師,臨證五十余年,其弟子李明教授,在跟診過程中,詳細記錄了周老的每一則病案。本書選擇周老部分病例,將有代表性的、臨床資料較全的進行系統整理與歸納。本書忠實地記錄了每一病例的病史、整個治療過程,并且對每一病例的辨證依據、治療原理及經驗要點、特殊體會等,以繼承人體會及導師評語的形式進行表述。適合中醫院校師生、中醫師等參考閱讀。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