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48年,郭太后因不滿唐宣宗苛待,登勤政樓意欲跳樓自殺,得虧侍女攔下才作罷,當眾坐實唐宣宗'不孝嫡母'之罪。唐宣宗聞訊大發雷霆,結果當天晚上,郭太后就無故暴斃在了興慶宮,坊間傳聞是慘遭唐宣宗的毒手。
不僅如此,唐宣宗對郭太后的憎恨在郭太后暴崩后展現無疑。當時只是把郭太后追謚為了懿安皇后,安葬在了景陵外園,但并沒有與唐憲宗合葬,皆是唐宣宗不顧祖制為之。
直到唐宣宗駕崩,唐毅宗即位后,在太常官王槔的再三堅持下,唐懿宗才不情不愿地將郭太后神主祔祭于太廟。
而懿安皇后郭氏作為唐憲宗李純的嫡妻,出身可謂是極其顯貴。郭氏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孫女,唐代宗的外孫女,唐德宗的外甥女。母親是李純的姑祖母升平公主,父親為駙馬都尉郭曖。按輩分來論,郭氏是李純的表姑。
起初升平公主和駙馬郭曖感情不和,甚至郭曖揚言:'你別仗著你爹是天子,就和我橫,我爹那是不屑于當天子。'郭子儀一氣之下連打了郭曖幾十大板,自此,夫妻和睦了數十年,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醉打金枝'的故事,兩人也生下了愛女郭氏。
幾年后,唐德宗李適親自為皇長孫、李純王李純擇立王妃。本著親上加親以及籠絡功臣的目的,便將郭氏立為了王妃。因此,李純便迎娶了自己的表姑母。
這是郭家與皇室的一次聯姻,所以在唐德宗、唐順宗在位時,郭王妃一直備受照顧。但李純并不喜歡這段政治婚姻,更是對郭氏身后強大的家族趨之若鶩。
只是為了鞏固地位,李純還是盡可能表現出對郭氏關愛有加,并且郭氏也是十分爭氣,先后為李純生下一兒一女,即唐穆宗李恒和岐陽莊淑公主。后來 ,李純被冊封為了太子郭氏也成為了太子妃,成為后宮之主指日可待。
沒過多久,李純趁著父親唐順宗中風,發動了政變逼迫父親退位,登基稱帝,是為唐憲宗。李純登基后,按照慣例太子妃郭氏理應進封太子妃郭氏為皇后,但李純卻只是冊封郭氏為貴妃。
雖然依舊讓她主持后宮,但就是不肯給予中宮名分。李純的出發點很簡單,畢竟郭貴妃出身太過顯赫,唐憲宗又好色,擔心一旦她成為了皇后,就會阻礙自己美好后宮生活。
其實,歸根結底,唐憲宗之所以不肯立郭貴妃為皇后,主要還是害怕她背景太過強硬,日后可能會成為了下一個武則天。正是因為如此,在唐憲宗在位的15年建,屢次借故拖延冊后大典,始終沒有冊立郭貴妃為皇后。
不僅如此,唐憲宗一開始并不想立郭氏所生的皇三子李恒為皇太子,而是三番五次地立庶出的皇子為皇太子。最終李恒之所以被立為皇太子,并不是因為是嫡出才立的,而是他哥哥李暉主動推辭,這才輪到他當了儲君。
面對如此冷血無情的李純,郭貴妃早就心灰意冷,憑借著郭家在朝野中的強大實力,為自己的兒子李恒經營勢力。
雙方雙方足足僵持了七年之久,唐憲宗因嗑藥過度奄奄一息,郭貴妃和太子李恒里應外合,孤注一擲,當即宣布了李純的死訊。隨即,文武百官擁立太子李恒繼位,是為唐穆宗。就這樣,開創了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李純,就死在了嫡妻和嫡子手上。
郭貴妃雖然在唐憲宗時期遲遲沒有獲得皇后稱號,但等到兒子李恒一即位,搖身一變直接晉升為了皇太后,風光無限。
只可惜唐穆宗短命,在位僅四年就駕崩了。此時太子李湛年幼,有大臣提出郭太后應效仿武則天臨朝稱制,結果被郭太后罵的狗血淋頭。當年,李湛繼位,是為唐敬宗,并且尊郭太后為太皇太后。
唐穆宗駕崩后,他的三個兒子李湛、李昂以及李炎相繼繼位,郭太后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此期間她的尊號、待遇皆是后宮最高,成為唐朝唯一一個三朝太皇太后。
唐文宗和唐武宗更是對祖母十分孝順禮貌,只要是有山珍海味進貢,他們都是先獻給祖母。對于祖母的諄諄教誨,他們也是言聽計從。
從唐穆宗登基到唐武宗駕崩,郭氏在皇太后的位置上足足坐了26年之久。雖然郭太后地位極其尊貴,但并沒有因此插手朝政,堪稱一代賢后。
直到唐宣宗時期,郭太后的境遇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知道唐宣宗李忱是唐憲宗的庶子,生母更是出身低賤的韋氏,甚至還是郭太后曾經的侍女。因此,郭太后和她的子孫們歷來最瞧不上李忱母子,而李忱為了明哲保身,愣是裝傻充愣了幾十年。
到了唐憲宗死后的第22年,李忱終于忍不住出手了,逼死了唐武宗,發動了政變上位,是為唐宣宗。
因此,李忱即位之初,立馬把自己的生母韋氏尊為了皇太后,而郭太皇太后則被降為了皇太后。不僅如此,李忱想方設法地打擊報復唐穆宗的子孫,處處壓制郭太后的權勢。
而郭太后本就對唐宣宗即位心生不滿,如今看著曾經的丫鬟與自己平起平坐,心里更是一百個不愿意,平時難免會不經意間流露出不滿情緒。
唐宣宗立馬抓住把柄,削減了郭太后的吃穿用度,禮遇與前面四位皇帝迥然不同。面對如此絕境,郭太后整天郁郁寡歡,甚至萌發了自殺的想法。
一定程度來說,郭太后是被唐宣宗逼死的,看著是給自己的父親報了仇。但因果輪回,13年后,唐宣宗也死在了宦官集團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