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0年,整個江南出現了一個情景,身穿綾羅綢緞的富豪們,懷揣著金銀珠寶,躺在家里的床上等死。那時候人們攀比炫富成風,吃穿用度盡顯奢華,卻因為一時買不到糧食,而無奈地躺在床上等死。
懷揣金銀珠寶卻被餓死。原來,在梁簡文帝時期,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旱災,并且持續了好幾年,田土龜裂、顆粒無收。禍不單行,遮天蔽日的蝗災更加劇了災荒。尤其是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揚州的災荒鬧得最嚴重。各城鎮、村落的災民都成群結隊地逃到了山谷中,或者是江河湖畔附近。
饑不擇食的人們靠采集草根、樹葉為生。到后來,就連草根、樹葉都被吃完,到處都是餓死的人,遍及原野。上千里的范圍內,看不到炊煙,路上已經沒有了行人的足跡,因為人們都已經餓的走不動了。一堆一堆的白骨,像丘陵一樣,沒人掩埋。
因為旱災范圍廣闊,災民大都無法遷移,十室九空,餓死了很多人。
性命攸關的時候,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照樣被餓死。就連很有錢的人,都沒的吃,餓的臉像貓頭鷹一樣。他們只能穿上華貴精美的衣服,把最值錢的金銀財寶揣在懷里,躺在床上閉著眼睛等的慢慢餓死。
居安不思危,人禍致饑荒。在這次旱災的同時,在梁朝的京城也發生了嚴重的饑荒。都城的饑荒不是因為自然因素,而是由人為因素造成。那時候,梁朝國都建康(今天的南京)歌舞升平,非常繁華熱鬧。
消費觀念堪比當今。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他們在飲食、穿著等方面都爭相攀比,崇尚奢華糜爛,一時成了風氣。本來,古代人很重視糧食的存儲問題。可是,在梁朝都城無論是官府,還是百姓,都沒有重視糧食問題。只存儲了不到半年的糧食,平時主要依靠外地供應。
恰逢侯景犯上作亂,道路上人煙斷絕,交通阻隔,無法為都城建康運輸糧食。幾個月的時間內,因為都城建康缺少糧食,堂堂的梁朝都城就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國都里活下來的百姓,竟然一百個人里,只有一兩個存活的。
不但老百姓基本全部餓死,就連皇親國戚,豪強家族的人都親自出來尋找野菜,餓死的人被扔在溝里,數也數不過來,空氣中到處彌漫著腐尸的氣味。
雖然歷史已經遠去,我們現在也不用為吃飯而發愁。但是,天災人禍難以預料,我們還是需要居安思危,百分之百確保賴以生存的口糧問題。當下,耕地資源、水資源、農業勞動力資源都越來越少,而人口卻越來越多,所以需要更多、更安全的糧食來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問題,是長期規劃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但是我們也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多做準備應該是沒錯的。
如今,我們吃的飽、穿的暖,但是小編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居安思危,注意糧食安全問題,大家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