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是個傳奇人物。史書這樣描述青年時代的他--“姿儀魁偉,身長八尺四寸,當心有赤毫毛三根,長三尺三寸。”算命先生見到他會連連驚嘆:“此人相貌非常,吾所未見也。” 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洛陽度過的,因而能夠受到漢文化的長期熏陶。父親病死后,他回到本部世襲了左部帥一職。
“八王之亂”開始,失控的中原如潮澎湃,汾水流域的匈奴五部也蠢蠢欲動。永安元年(304),劉淵乘亂從鄴城逃回山西,在離石縣自稱“大單于”,將五部匈奴整合在一起,組成了5萬人的騎兵部隊。一個新王朝的影子在遙遠的地平線上,披著曙光,帶著血與火蹣跚走來。歷史無法拒絕。 同年10月,他在今山西離石東北的左國城南郊建壇登基,宣布“復國”。為籠絡轄區內的漢人,他尊蜀漢劉禪為孝懷皇帝,自稱“漢王”。“樂不思蜀”的劉禪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在他入土幾十年后,竟然有個姓劉的匈奴人打著他的旗號光復漢朝。阿斗的褲襠再松,也不至于漏出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豪雄。
晉懷帝司馬熾永嘉二年(308),劉淵正式稱漢皇帝,遷都平陽,國號漢(史稱“北漢”)。不久,劉淵將目標直指中華帝國的中心--古都洛陽,可惜他目標未竟就一命歸天。 太子劉和繼位后,方才發現軍權掌握在四個兄弟手中。經過密謀策劃,劉和決定奪權。但隔墻有耳,手握重兵的匈奴右部統領--四弟劉聰竟然殺進京城,將新皇帝劉和處死在尸骨未寒的父親靈前,自己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 這個登上皇位的年輕人是個性情中人,他的故事還要從晉懷帝說起。
永嘉五年(311),劉聰派大將劉曜、石勒占領了洛陽,晉懷帝司馬熾被生俘,晉朝帝王的陵墓被掘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永嘉之禍”。 興高采烈的劉聰大擺宴席,招待被俘后被封為新會稽公的司馬熾。酒過三巡,劉聰對戰戰兢兢的司馬熾說:“愛卿做豫章王時,我專程到你府上拜訪,你說對朕聞名已久,并對朕所作的歌賦贊嘆良久。后來,你又帶我去皇堂射箭,贈給了我良弓美硯,你還記得嗎?”從中午到日落,兩位“老朋友”相見甚歡。臨別之時,劉聰一時興起,將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劉貴人賜給了晉懷帝。
后來,長安傳來了司馬鄴被立為晉朝皇太子的消息,劉聰懊惱至極。永嘉七年(313)春節,劉聰在光極殿大宴群臣。席間,他一改往日對晉懷帝的彬彬有禮,逼著晉懷帝身著仆人的青衣小褂,跟奴隸一起為在座的匈奴貴族斟酒。之后,賜毒酒一杯逼晉懷帝結束了29歲的生命。 消息傳到長安“行臺”,皇太子司馬鄴繼承帝位,特意把年號定為建興。建鄴古城亦避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 然而“建興”這一年號并未給晉朝帶來好運。
晉愍帝司馬鄴建興四年(316),劉聰引兵包圍長安,迫使晉愍帝投降。晉愍帝在被俘前留下詔書,要鎮守建康的瑯玡王司馬睿繼承皇位。第二年3月,因為晉愍帝還活在世上,司馬睿勉強在建康稱“晉王”,史稱“晉國既建”。 劉聰開始得意忘形,每當喝得酩酊大醉時就到大臣家里串門,遇到漂亮姑娘就要立即嘗鮮。一天,他來到大臣靳準家里,見其兩個女兒靳月光、靳月華芙蓉如面,芳蘭竟體,立即口頭承諾納二女為貴嬪,并當即在新岳父家里入了洞房。 劉聰還是除掉了表面老老實實、實為心腹之患的司馬鄴。按照并不科學的歷史記載方式,最后一位落難皇帝一死,歷時五十二年的西晉才算滅亡。
聽到皇帝被害,晉元帝司馬睿于建武二年(318)在建康舉行了登基大典,改年號為大興,宣稱晉朝在東方復興,史稱“東晉”。 在這個成王敗寇的時代,匈奴人收獲的每一聲歡呼只能驗證他們的努力不曾白費。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這支牧民后裔正在給、將要給混亂的中原帶來什么,他們會不會像西晉那樣成為后人恥笑的對象? 事實證明,他們并沒有走出西晉后期自毀長城的歷史慣性。
劉聰一死,北漢的倒霉日子就降臨了,原因是劉聰生了一個荒唐的兒子劉粲,而且沒讓劉粲跟自己學會如何打仗,只是跟自己學會了如何玩樂。東晉大興元年(318),劉粲一上臺就把五位如花似玉的后母收為己有。其中大臣靳準的兩個女兒也一下子由后母變成了皇后和貴妃。劉粲和他的后宮像盒子里的豌豆一樣滾作一團,至于小盒子外面發生了什么,他們一無所知。很快,岳父靳準掌握了朝廷大權。不到兩個月,劉粲就被岳父砍了腦袋,劉姓皇族被統統殺光。 同時靳準下令掘開劉淵、劉聰的陵墓,將已經腐爛的劉淵尸體一頓亂捅,將尚未腐爛的劉聰的腦袋從尸體上砍了下來。北漢從此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