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小白
01
一向存在感特別弱的濟南,最近話題滿滿,因為這幾次熱點,山東省會終于從幕后走到了臺前。
最近一個月,關于濟南的話題就不下于三次。
比如12月30日,濟南發布人才新政,以特立獨行的方式,刷了一把存在感。
2019年起在濟南行政區域內就業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高校畢業生,可申請辦理“泉城人才交通卡”,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地鐵,元旦起即可享受這一政策。12月30日起,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可持相關材料去公交和地鐵所屬IC卡發售點辦理。
再比如管理層接連三次提到的“推動黃河流域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更是讓濟南賺足了話題,因為濟南是黃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第一次是11月5日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管理層提到:
中國將繼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并將制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的國家戰略,增強開放聯動效應。中國有兩大母親河,一個叫長江,一個叫黃河。我們將在兩河流域進一步科學布局。
第二次是上個月,是以文件的形式。
2019年12月,官方網站發布重要文件,正式將“推動黃河流域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和“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定調為國家戰略,與京津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一起組成我國六大區域發展戰略。
也就是說,當下的中國共計有6個推動區域發展的國家戰略: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三四天前,重要會議上再次提及該區域,并進行一次放在臺面上的成熟討論。
按照這種重視程度,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黃河流域,未來是國家重點推進的區域之一。
而按照與長江對稱的來看,未來黃河流域的主要城市中,還將增加一兩個國家中心城市。
目前長江流域有上海、武漢、重慶、成都四個國家中心城市,而黃河流域只有西安和鄭州兩個,該流域的濟南,是最有潛力提拔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候選。
02
濟南已經預感到了這個利好,1月5日,濟南市發布《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迎接這個頭銜著手準備。
濟南給自己下達了明確任務:
到2022年,城市能級大幅提升,輻射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増強,綜合性交通樞紐地位顯著提高,濟南都市圈一體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初步形成以濟南為核心的黃河下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明顯提升。
也即是說,濟南要在未來三年努力奪得國家中心城市這一稱號。而在濟南之前,青島也提出了努力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目標。
那么,濟南與青島之間關于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戰,誰能贏?本號認為,大概率濟南能贏。
雖說青島目前綜合實力比濟南強,但濟南有兩大優勢勝過青島。
上圖為2018年山東17個城市GDP,萊蕪2019年被濟南吞并
第一,濟南有調度全省資源的權力。山東省已經摒棄過往的均衡發展模式,走集權發展模式,做強做大省會,努力提高濟南的首位度。去年年初,濟南吞并萊蕪,就是最好的證據。
在吞并萊蕪之后,濟南與青島之間,差距縮小了不少。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在走向強省會模式之后,濟南與青島之間的差距,還會逐漸縮小,甚至會反超青島,成為山東真正的老大。
第二,從帶動區域發展來看,濟南更合適。
根據定義,國家中心城市是現代化的發展范疇,是居于國家戰略要津、體現國家意志、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躋身國際競爭領域、代表國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
可以看到,引領區域發展,是其中之一。而管理層提出的推動黃河流域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濟南正好是黃河下游的主要城市。
無論是應對管理層提出的發展要求,還是帶動山東區域發展,都非濟南莫屬。濟南已經提出,要努力對接鄭州都市圈,與鄭州一起推動黃河流域發展。
濟南要承擔這個任務,就必須先壯大自身,讓自己有足夠的輻射能力。國家中心城市給濟南,有助于濟南做強做大。
因為一旦獲選,國家的政策與資源,最先享受到的,便是這類城市。
濟南如果獲選,將更有把握反超青島,讓山東老大之位,實至名歸。
03
目前國家中心城市已經批復的有9個,分別是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華東地區的上海,華南地區的廣州,西南地區的重慶、成都,西北地區的西安,中部地區的武漢、鄭州。
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很有可能花落濟南。
而考慮到帶動區域發展的任務,遼闊的東北三省必須有一個,東北的中心沈陽最有希望。東南沿海地區的福建,可能也會有一個,會在福州與廈門之間誕生。
此外西北縱深太長,僅有一個西安無法帶動,蘭州與烏魯木齊之間可能也會有一個。有人或許會說,蘭州與烏市實力太弱,無法勝任。
但是:
第一,從已經批復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來看,管理層批復的最核心考慮,還是城市的戰略位置。例如西安,它能入選并不是實力有多強(經濟實力剛剛邁進全國Top20),而是因為西安積極重要的戰略位置,尤其是軍事上的戰略位置。
在這一點上,蘭州與烏市也很重要。而且西北五省/自治區版圖太大,西安又處在西北地區的邊緣,根本帶不動整個區域發展,所以蘭州和烏市需要壯大一個。
第二,國家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是錦上添花,更多的是雪中送炭。如果只是錦上添花,那深圳、杭州、南京早就該是了,但它們都不是。因為給不給它們,無所謂,深圳的“雙范”頭銜,勝過一切。
但蘭州、烏市和沈陽、廈門、福州就不一樣了,它們之中有城市一旦獲選,將會獲得管理層源源不斷的利好輸送,做強做大,最終引領區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