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滅掉商紂之后,姜子牙作為大功臣,被分封在齊地建立諸侯國。在姜子牙的影響下,齊國上下安居樂業(yè),兵強馬壯,可以算得上很強大的諸侯之一。到了齊桓公的時候,其疆土已經(jīng)擴張了數(shù)倍,延伸至了海邊,正是由于利用好了海上資源這個優(yōu)勢,其成立春秋五霸中最強的那個國家。
可是花無百日紅,齊國雖然一度成為最具實力的國家,但后來也開始走下坡路。到了齊景公的時候,王室就開始顯得很腐敗了,到了齊康公繼位的時候,就被田和趕到了海上,從而篡位取而代之,這下田和成了齊國的君主。但是他并沒有新立一個國號,還是保留了“齊”的稱號。
到這里,姜子牙的后裔就算正式告別了齊國的統(tǒng)治地位,可以說徹底絕緣了政治舞臺,直到秦始皇統(tǒng)一的時候,姜氏再也沒有人冒出來過?!妒酚洝分杏涊d:“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難不成齊康公之后,其后代真的就已經(jīng)滅絕了?沒有人能幸存下來嗎?我們知道,當(dāng)田氏掌權(quán)之后,太公的后代絕對是被首先清理的對象,因此他們大多數(shù)能逃的一定會逃,但至于是否有人活下來,就沒有任何典籍記載了。再加上到了西漢初期,發(fā)生的“誅呂”事件,又再一次對姜子牙的后代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即使存活下來的都是流散各地。
不過雖然康公之后沒有族譜記載,但根據(jù)朱熹的研究看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臨老幸姬生二庶子曰綏、曰纓。”說的就是康公臨幸愛姬后,生下來兩個兒子,一個叫綏,一個叫纓。也就是說其后代還是有的,但是時間流轉(zhuǎn),恐怕早已經(jīng)繁衍得很分散了。當(dāng)然,姜子牙的后代起先都是姜姓,但是有的為了避免麻煩,往往會選擇改名換姓隱藏真實身份。就包括呂、望、齊、盧、賀等總共至少有十幾種姓都是姜太公的后裔。
這就是為什么前韓國總統(tǒng)盧泰愚就曾來到中國尋祖,說自己就是姜子牙的后代,還專門參拜了姜子牙的公廟,以及衣冠冢。至于為和太公的后裔繁衍到了國外,其實這跟唐朝的一個刺史盧惠有關(guān)了,當(dāng)時黃巢對唐朝的王室和大臣趕盡殺絕,為了保全性命,盧惠就帶著一家人以“東征”的名義逃亡到了韓國,因此他在韓國繁衍的后代,其實也就是屬于姜太公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