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個個“小天使”,但是如果后期來自長輩們的教養(yǎng)不當(dāng),那么“小天使”也有可能變成讓大家都厭煩的“熊孩子”,而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后也必定站著一對“熊父母”。
都說對孩子影響最深的是家庭教育,這的確如此,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夠正面積極的引導(dǎo)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陽光向上,三觀正確的人,而不好的教育方式只會放大孩子個性上的缺點,讓負(fù)面情緒影響著孩子,樹立不正確的三觀和缺陷極大的個性特征,讓孩子一步步走向“歧路”。
中國的父母是最易“溺愛”孩子的,對孩子在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手里怕化了,對孩子呵護備至,處處替他著想,事事替他包辦,對孩子是有求必應(yīng),就是孩子想要星星,說不得也會想辦法替他摘下來。
過分的“溺愛”并不是對孩子是好的教育方式,只會有害無益。孩子從一出生,并不僅僅是父母長輩的親人、晚輩、呵護的對象,更是社會的一份子,這是已經(jīng)注定的身份。
他終將有一天會脫離父母的懷抱,來迎接自己的人生,未來不管是晴空萬里還是雷雨交加,都只能是他自己去承受,旁人替代不得。
一個被長輩們溺愛著長大,個性嬌生慣養(yǎng)、自私自利、不懂得為人處世方法,不懂得怎么與別人相處,只懂得向別人索取,但是卻不懂付出,這樣的孩子能夠有什么未來?
一個被溺愛、嬌慣長大的孩子,不僅是他自身的不幸,同樣也是一個家庭的不幸。
下面這篇文章《一碗牛肉面,害了一個孩子》直擊中國父母教育上的“痛點”,小小的一碗面條,折射出家庭教育中的弊端,讓人深思。
為什么不把牛肉給我?
一個老奶奶經(jīng)常帶著放學(xué)的孫子在學(xué)校旁邊的面館吃牛肉面才回家,他們經(jīng)常點兩碗面,老奶奶總把自己碗里的牛肉挑給小孫子,笑呵呵的看著小孫子開心的吃肉,自己吃著那一碗沒有牛肉的牛肉面。
一天,祖孫兩人照例來到這家面館吃牛肉面,不同的是,老奶奶去端面的時候已經(jīng)悄悄把自己碗里的那份牛肉偷偷放進了孫子的碗里,看見這情景,店主沒吭聲,但也覺得老奶奶太過溺愛孫兒。
結(jié)果,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孫子看到奶奶今天并沒有像往常那樣把自己碗里的牛肉給他吃,勃然大怒:“奶奶,你今天怎么沒有把牛肉給我!”
奶奶說:“牛肉已經(jīng)放在你碗里了。”結(jié)果小孫子不信,認(rèn)為老奶奶騙人,把筷子伸進老奶奶的碗里夾來夾去,發(fā)現(xiàn)碗里沒有牛肉,非常生氣的把老奶奶的面碗打翻,一個人開始大哭大鬧,引得飯館的人紛紛側(cè)目。
我的面不賣給你
“那肯定是被你吃了!你怎么能這樣,我不吃了!”邊哭不鬧,還對自己的奶奶又踢又打,這樣蠻橫的小霸王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老奶奶拗不過自己孫子,也不對孫子的無禮行為進行制止,只是無奈道:“乖孫,不吃會餓肚子的,那奶奶再給你買一碗吧。”
這要開口,店主卻冷冷說:“對不起,我的牛肉面不賣給你們。”
聽到這個,孩子大吼大鬧,一氣之下竟將桌上還沒有吃的兩碗面都統(tǒng)統(tǒng)打翻在地,湯汁飛濺,氣呼呼的走了,老奶奶無奈的跟在后頭。
我買的面,我說了算!
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就告一段落,店主松一口氣的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剛才的行為,讓那位老奶奶意識到自己溺愛孩子是不對的。
結(jié)果,還沒過多久,那位小男孩的爸爸就抱著兒子氣呼呼的又來到這個店里,后面跟著滿臉無奈的老人。這個男人一到店,就大吼來三碗牛肉面,店主看到兇神惡煞的樣子,嘆了口氣,端上了三碗牛肉面。
當(dāng)?shù)曛髯哌M,這位男人敲著桌子,非常無禮的說:“我給錢,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我想給我兒子吃就給我兒子吃,你看,我全部夾給了我兒子,現(xiàn)在我們還不想吃你的面了!”
話畢,就往面碗了吐口水,把碗里的面倒在桌子上,摔下一百元然后揚長而去。
店主氣的發(fā)抖,本來一片好心,希望他們別再溺愛孩子,結(jié)果卻招來這樣的侮辱,這個社會真的是好人太難做!
這樣的問題,在很多中國家庭里其實都很常見,長輩們偏愛孩子,總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結(jié)果卻養(yǎng)成了孩子不知感恩,變本加厲的個性,這是對孩子好嗎?你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一生。
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把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起,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對孩子好沒有錯,愛護他也沒有錯,但是前提是需要理智的呵護和愛,而不是過分的關(guān)注和溺愛,真正的對孩子好是教會他正確的三觀和優(yōu)秀的品格,有自己的獨立能力,能夠直面風(fēng)雨,有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應(yīng)盡的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