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們都喜歡吸貓
云吸個折耳、英短那不是本事
探長今天就給你們來個大的
在神奇的伊比利亞大地上
滿街跑著火腿
啊,當然不是,這里有一種美麗的大貓
我們一起來吸一吸
十個伊猞九個胖
還有一個壓塌炕
大家好,上面這位就是伊比利亞猞猁本尊了。它是歐洲最大的貓科動物,同時也是全球數量最為稀少的大貓。而且這家伙,非常容易長胖,雖說平均體重在12.9公斤左右,但在野外看到渾圓系,接近30公斤的伊比利亞猞猁也別驚奇。
和非洲的兄弟們不一樣,放眼整個動物界,伊猞的時尚品味依然遙遙領先:雙耳尖尖上那一撮迎風飄逸的黑毛,一身黃底黑斑如豹紋樣隨性染點的花紋皮毛,分分鐘可以登陸各大時裝周有木有!
而且人家小時候是這樣的,有沒有瞬間將你萌化?人家也不是從小就是胖子的。
隨風獨行
能力超越葫蘆娃
成年伊比利亞猞猁的活動范圍最遠可逾100公里;視乎當地獵物的多寡,它們的領地范圍會在10-20平方公里間游移。為了宣示領地,除了像其他大貓那樣用尿液標記邊界之外,部分伊比利亞猞猁會狠狠啃咬領地周圍的樹木,表達控制欲。
伊比利亞猞猁是標準的獨居動物,它們的雙眸除了會自動調節瞳孔適合光線,還具備極佳的遠程視力,可以瞬間發現500米外的獵物。它們耳朵里的絨毛也可以強力擴大外界傳入的聲音,是標準的”順風耳“。是不是覺得它已經召喚出了葫蘆娃的各種超能力?
捕獵時的伊比利亞猞猁,一點兒也不像真正的大型貓科動物。它不想用獵豹的速度、獅子的撕咬或者是東北虎的利爪那樣玩命操作。所以它一般會選擇比自己體型小很多的獵物:如兔形目、嚙齒目、食蟲目、鳥類等。
”懶惰“的伊比利亞猞猁更不喜歡主動出擊,不如守株待兔,待在一些水源地,等著獵物自己過來飲水。而天生的肉墊等裝備可以讓它安靜地靠近獵物,最后才來一個,一擊命中,吃個肚圓。
兔子是伊比利亞猞猁的最愛,雄性伊比利亞猞猁平均每天都要吃一只兔子,而處于哺育幼獸階段的雌性,每天差不多要吃三只兔子才夠!顫抖吧小兔兔,伊比利亞猞猁真的是無兔不歡。
然而,這種神奇美麗的生物卻已經極其瀕危,成為了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貓科動物,同時也是歐洲最受威脅的食肉動物。 在IUCN3.1(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里,伊猞的保護狀況一度被定義為“CR”級別,即極危級,已經在滅絕邊緣。
最后放一張萌萌噠伊比利亞猞猁寶寶,探長想告訴大家,劍齒虎屬生物生存于最早4200萬至最晚0.8萬年前,而如果,伊比利亞猞猁在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滅絕了,那么它將成為繼劍齒虎后首種滅絕的大型貓科動物。
我們人類真的擁有決定
物種滅絕與否的權利嗎?
我們在做的事情是否已經
凌駕于自然法則之上了?
希望這種美麗的大貓不會消逝
(本文部分圖片加入了不同種類的猞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