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司法部發布通知,廢止《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此前規定房產繼承、房產贈與等房產所有權轉移必須公證的規定作廢。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朋友圈傳開。有人說,這個被廢止的通知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對公民繼承房產產權的保護,恨的是它規定了非常嚴苛甚至繁瑣的產權過戶手續。辦過的人都知道,繼承手續繁多!
央視曾經進行過專題報道,其中的一個案例辦理繼承權公證需要提交如下證明:父母死亡證明有木有?父母的父母死亡證明有木有?父母的婚姻證明有木有?父母的父母的婚姻證明有木有?父母的檔案有木有?父母的父母的檔案有木有……小編頭暈,實在看不下去了......
所以這繼承權公證的條例被廢止后,很多人在繼承房產時會簡便不少。以后房產繼承和贈與再也不用證明“我媽是我媽”,更重要的是,省了一大筆錢!
之前,繼承權公證至少要產生兩筆額外費用,即公證費和房屋評估費。而公證費的收費標準為:20萬以下的房屋按房價2%收取,20萬-50萬的部分按1.5%收取,50萬-100萬的部分按1%收取,100萬元以上部分按0.5%收取;最低收費200元。也就是說,一套100萬的房子,僅公證費就要超過1萬元。
目前來看,今后繼承房產,有兩種方法三種路徑:一是遺囑繼承或遺贈;二是法定繼承,法定繼承又分為協商繼承和訴訟繼承,這幾種方法不同,花費也不同。
繼承人繼承房產:如一套100萬的房子辦理繼承過戶,要承擔5000元的房屋評估費用+2萬元的公證費用+500元合同印花稅+100元的登記費+5元的權證印花稅=25605元。現在不用公證,可以省下2萬元公證費和5000元房屋評估費,因此,現在繼承過戶房屋僅需花費605元!
非法定繼承人繼承房產:還需要交1.5萬的契稅,不公證的話,需花費15605元。
近親屬和具有撫養、贍養關系的人之間贈與房產:如一套100萬的房子辦理繼承過戶,要承擔5000元的房屋評估費用+2萬元的公證費用++1.5萬契稅+500元的印花稅+100元的登記費+5元的權證印花稅=40605元。免去公證費和房屋評估費,現在贈與房屋僅需花費15605元!
其他人之間贈與房屋還需要花費:7萬的城建稅+3萬的教育附加+5萬的營業稅+20萬的個人所得稅=35萬元。不公證的話,需花費365605元。
花錢少了,流程少了,喜大普奔!撫州市某機關公務員為爭房產將母親公證死的奇葩事件怕是不會再有了吧?
然并卵,不強制公證不等于不用公證。繼承房產要進行大量的社會調查,自行來辦理的話,需要提供相關證明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你要繼承房產,明確你是唯一繼承人的資料要很詳細。例如,張三的父母去世了,有一套房子要繼承。但老人的繼承人包括他們的父母、子女,還有可能包括養父母、養子女。張三就要證明自己是唯一繼承人,或者其他繼承人放棄了繼承。
這其中的難點在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到底有幾個。我國法律規定,養子女、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具有同樣的繼承權利。這就要求當事者弄清楚,父母有沒有養父母?有沒有養子女?父母是否是二婚?有沒有非婚生子女……需要判斷的東西很多。
如果老人生前留下遺囑,子女也無法拿著遺囑直接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轉移登記。因為遺囑可以寫很多份,不同形式遺囑的效力也有所不同,不動產登記機構同樣要對遺囑效力進行確認,遺囑是否是老人自己寫的?是不是自己的意思表示?是老人留下的最后一份遺囑嗎?
如果是贈與房產,要提供證據證明該房屋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是個人財產那贈與人就是一人,如果是夫妻共同財產就是二人。如果房產是夫妻共同財產,但配偶一方已經去世,還會產生繼承問題,就要先辦理繼承公證,再看是否辦理贈與公證。
對于個體來說,要提交這些證明顯然非常麻煩。更關鍵的是,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具有調查核實的能力,這就要求群眾承擔起自己搜集材料的責任。因此有專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公證依然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公證處可以進行調查、核實等工作”。
另外,畢竟文件僅僅涉及到房產這一種財產的傳承,并未包括股票公司股權汽車存款等其他財產。即便房產過戶無需公證文書,但其他遺產的過戶要求仍然未變。因此,為了一勞永逸,公證可能依然會是很多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