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關于怎么教孩子畫畫,大家都有各自的經驗,比如:
陪孩子看繪本;
教孩子多觀察大自然……
這些都是常用的方法。但是最近和媽媽們交流時,媽隊發現,孩子或多或少都陷入了學畫畫的誤區!所以,媽隊整理了這篇“誤區總結”,看看你家孩子學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吧!
孩子學畫畫初期,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媽媽,我不會畫,這個該怎么畫呢?”
很多媽媽都會先給孩子看示范畫,再讓孩子學著畫:“來,你先看看這個蘋果,要畫一個圓,再加兩筆。”
媽媽這么做,相當于變相讓孩子模仿。習慣了模仿的孩子,以后想讓他再畫一個蘋果時,他只會照著畫,不會想著蘋果還會發生什么有趣的變化呢。
看到孩子的涂鴉時,媽媽心里都會很著急:他畫的這到底是什么?這個是什么意思?
于是,為了糾正孩子所謂的“錯誤”,媽媽便會讓孩子照著“實物”畫,以達到畫得像的目的。
沒錯,照著實物畫,可以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我們稱這為寫生。可是,對于5-8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培養想象力也很重要哦。
也要適當地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象力,例如,可以讓孩子在觀察實物的同時,也進行適當的聯想:畫啦啦的家逸就很喜歡跟老師玩這個“游戲”,看著家里的字母玩具,然后把它們想象成各種好玩的東西▼
當然,還可以讓孩子憑空幻想,釋放腦海中的小宇宙,無論孩子畫出什么古靈精怪的內容和故事,家長盡管全盤接受吧,因為那是你家孩子最寶貴的想象力呀!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畫畫規律,循序漸進,由2、3歲的只會畫線條,到5、6歲開始會畫圖案,再后來能夠畫出富有想象力的畫作……
然而,很多媽媽卻違背了這個規律,揠苗助長,一味讓孩子學習繪畫技法。
例如,學素描,在這過程中孩子會接觸到很多專業知識,像高光在哪里,投影在哪里,這些高級詞匯連我們大人都未必懂,要一個幾歲的小孩理解清楚?
若家長抱著“學學看”的態度,讓孩子學習這些高難度的知識點,只會給他造成消極的體驗,挫傷孩子的繪畫興趣。
所以,孩子學畫畫時,應遵循他們的成長規律,讓他們順其自然的畫。當然,如果能加上一下2點方法,孩子的進步會更快!
小孩子因為年齡,知道的并不多,通常都是看到什么畫什么。他們看的東西越多,會畫的東西越多。
所以媽隊建議,家長應該帶孩子多看,除了多出去旅游,見識外面的世界,孩子多帶孩子參加畫展,感受藝術的熏陶,同時鑒賞大師的畫作,說不定還能從中吸收更多哦。
就像畫啦啦有一堂課,專門鑒賞蒙德里安大師的作品,在鑒賞中,先讓孩子感受幾何圖形和紅、黃、藍三種顏色碰撞產生的效果▼
鑒賞后,讓孩子用這種幾何風格進行創作。用蒙德里安的紅黃藍幾何格子作為背景,讓孩子在這基礎上,畫出自己喜愛的圖案▼
這樣學畫畫,不僅能學習新的知識點,還能感受創作的魅力。
除了可以借鑒大師作品作畫,還可以參照大師的概念畫畫。像畢加索這幅,老師會引導孩子觀察細節:你看,畢加索畫的小人眼睛嘴巴和鼻子方向不同,原來女人總是盯著他和很愛說話,你的媽媽是怎樣的呢?
每次鑒賞完大師的畫作,孩子們都會畫出很多有趣的小細節▼
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是讓孩子動腦筋,開發孩子想象力的好方法。
所以,孩子畫畫時,可以適當的設置些小障礙,引導嘗試新的畫畫方法。
例如,畫啦啦有個孩子習慣了用油畫棒畫畫,因為是用油畫棒畫,畫出來的特別艷麗好看▼
但孩子總習慣用同一繪畫工具,創造局限性比較大。所以,老師設置了“障礙”:這次我們不用油畫棒畫畫,改用水粉顏料吧。
這樣給孩子設置“障礙”,不僅能夠給孩子新鮮感,增加趣味性,還能夠提高孩子的創造力,而不會只是一成不變。
當然,除了設置孩子使用一種新的材料,還可以讓他們混合多種材料一起畫畫呢,例如:油畫棒+超輕黏土,立體感十足▼
用油畫棒+皺紋紙▼
誤區和方法介紹完了,你是否能從中收獲一二?其實,孩子學畫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用美好的事物激發,用手中的畫筆自由表達。
如果你想孩子避開誤區,用正確的方法學畫畫,不妨來畫啦啦試試吧!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