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在《為了拯救無聊空虛的生活,我堅持了3個月的“改變”清單》里,稍微提到了自己用寫手帳的方式管理自己的生活,然后就有許多小主在后臺詢問一些關于手帳的問題。
“手帳”最近變成了一個很潮的事物,我頻繁看到各類公眾號推送關于它的文章。
但大部分的文章最后都變成了介紹各種知名品牌筆記本,缺乏親身的經歷來談使用感受。
這些價格有點昂貴的筆記本,甚至會嚇跑一些想要記手帳卻還沒有行動的人。
我記手帳有兩年的時間了,和許多手帳達人相比,也還是個新手。不過,正因為是新手,我可能更能明白徘徊在手帳圈周圍怯生生試探的人,在糾結什么、猶豫什么。
其實我95歲的老爺爺至今仍有記手帳的習慣(盡管他不知道這叫做“記手帳”)。
他會把家人的生日和家庭活動記下來,也會抄寫看到有趣或有益的新聞,還會記錄下自己當天的身體情況。
他這個習慣保持了幾十年了,這可能也是他縱使高齡,身體許多機能都已退化,但頭腦卻依舊清醒的原因之一吧。
記手帳是我想要持續堅持的小愛好,這是我記得越久就越強烈的感受。它給了我一個和我自己相處的時光。
我寫一些想完成的事情,列一些計劃,它就陪我到那個遠方;我沒有計劃不想努力的日子,它就替我安放尋常日子里那些閃光的瞬間,讓我日后的回憶有個憑證。
知道我在記手帳的朋友們,和我看完電影會打趣我:“今天你會不會把我寫進你的手帳里?”有的人甚至會因為被我寫進了手帳里而感動。
我經常有種感覺,這本手帳本好像就裝下了我的詩和遠方。
這篇文章主要是我這個并不資深的手帳小白,和大家袒露自己兩年的記手帳的感受,分享我的“手帳觀”以及使用過的文具感受,也推薦一些我非常喜愛的手帳博主。
1|筆記本該怎么挑?
記手帳的第一步肯定是買一本自己愿意寫完的筆記本。
日本的Hobonichi、意大利的Moleskine、德國的leuchtturm、英國的Filofax以及日本的Traveler’s Notebook都是手帳屆的網紅,隨便一篇介紹手帳的文章都繞不過它們。
▲(Moleskine,圖片來自于官網)
算起來我第一本手賬本,是考研期間在學校的文具店買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手帳這個概念,單純是自己喜歡。
我拿來記自己的復習計劃和當天的TO DO,有時候也記錄自己的心情,給自己加油打氣。一本20幾塊錢的筆記本,也陪伴我走過了考研那段美好珍貴的時光。
我是兩年前才在微博上了解到“手帳”這個概念的,當時就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得搜尋自己的第一本手帳本。
那時我也非常想入手Hobonichi、Moleskine這些手帳達人們都在用的筆記本,只是想想自己剛踏入手帳的世界,還是一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
能不能堅持下來還不好說,入手有點小貴的筆記本自己心里也會有點壓力。
所以,我第一本正兒八經的手帳本是一本不知名的筆記本。
它是《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這本書的周邊,因為我很喜歡那只兔子,見到這本筆記本就果斷把它當作我的手帳入門了。
▲(我的第一本手賬本)
在使用它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并不是心血來潮想記手帳,堅持用這本手帳本記錄了我的2015年。
在確認了自己的確可以堅持做這件事情后,我就入手了hobonichi的weekly。
▲hobonichi 的 weekly
其實,挑選哪個品牌的筆記本,對于我來說并沒有什么意義。
在自己經濟承受范圍內,挑選一本自己喜歡并且滿足自己需求的筆記本才是我挑選筆記本的第一要義。
市面上各色筆記本的內頁都可以歸納為這么幾種:
①內頁空白的;
②有點、方格或者橫線的;
③帶有月歷、周歷的日程本,例如我的hobo weekly。
當然,Moleskine還出了許多功能性筆記本,比如Moleskine Book Journal,里面給你劃分好了區域,填寫書名、故事梗要、閱讀日期、心得等等。
因為我記手帳的目的是管理自己生活,偶爾會寫寫自己的心情感悟,所以像hobo weekly這樣既有月歷、周歷又有空白頁的日程本會比較適合我。
如果你不喜歡每天都記手帳,或是喜歡自己安排要記錄的東西,可以選擇空白內頁或是點格內頁的手帳本。
例如我喜歡的一個手帳博主@大發發滾來滾去,就是在Moleskine里自己動手畫內頁,安排自己想要記錄、打卡的內容。
我并不覺得記手帳一定要買價格高昂的國際知名品牌。
我關注的一個微博博主@nemosissy用無印良品的筆記本,就做出風格獨特的手帳。
可見筆記本其實就是個容器,里面裝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微博博主@nemosissy的手賬
2|手帳,買不完的膠帶、貼紙、筆?
很多手帳紅人寫手帳的工具豐富得開家文具店也綽綽有余,這也讓很多想入手帳坑的人望而生畏,以為寫手帳就要剁手剁不停。
就像我記手帳初期,跟朋友提及這個愛好,她第一個問題就是:“那你豈不是要買很多貼紙和膠帶了?”
實際上我膠帶只有四卷,除了兩卷是來自膠帶知名品牌MT之外,另外兩卷是等人時旁邊正好有家普通文具店,隨意逛逛買的,一共才四塊錢。
我的貼紙也非常少,除非逛到特別讓我驚喜的貼紙,一般情況我甚至都想不起來買。
比較喜歡買的可能就是筆和普樂士了,但筆又是一種非常耐用的東西,所以我購買文具的頻率比起衣服和護膚品實在是不值一提。
先來說筆。
▲我的水彩筆和記號筆
上面這張圖主要是我的水彩筆和記號筆,從左到右分別是韓國iconic的記號筆、Zebra的Mildliner和MUJI的水彩筆。
iconic非常貌美,一套放在一起特別小清新。它一共有三套,顏色深淺不同,我喜歡淡一點的顏色就收了“復古綠”這個系列。
它是雙頭的,一頭是扁寬的記號筆,一頭是細細的筆。記號筆那頭和Zebra的Mildliner筆稍微更細,我覺得和hobo的細格子很般配,是我使用頻率最高的記號筆。
▲iconic的記號筆
Zebra的Mildliner也屬于文具里的網紅,談手帳必定會提到它。
我只是嘗試性得買了三支,結果發現它的顏色有點太濃艷了(也可能是我顏色沒有選對),紅色和棕色那兩支的使用率非常低。
不過,挑選淡一點的顏色,會很適合在課本上做高光標亮。例如我的這只淡黃色,就不會有其他高光筆那種一劃就要閃瞎自己的感覺。
至于MUJI的水彩筆,是我用來學畫畫的,有時候會畫在手帳里,和一般的水彩筆沒有太大的區別。
▲我的各種筆
上面這張圖里就是我亂買的一些筆。
左邊兩支是鋼筆,分別是Lamy和Polit百樂。
后面的五支是著名的斑馬ZEBRA JJ15。這個也是看到很多手帳博主推薦入手的,一口氣買了五支。
它的顏色的確很美,感覺帶有一種粉質感,可是寫起來卻不太順滑,在稍微粗糙一點的紙上就寫不出來了。
(請看下面我不太專業的試色,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它顏色的美↓↓↓)
斑馬后面兩只是百樂的Juice系列,我買的是0.5的,很多博主喜歡用0.38的。
我非常喜歡這兩只,尤其是玫紅的那支(色號:Metallic Pink),帶點閃粉,有點小浪漫,我常用來標記一些甜蜜浪漫的瞬間。
和ZEBRA JJ15系列不同,百樂的Juice系列仿佛和它的名字一樣,多汁(腦子里第一下蹦出的詞)順滑。
買它時是冬末,可它的顏色總讓我想起萬物復蘇的春天,當時我就迫不及待用它抄了一首聶魯達的詩。↓↓↓
百樂后面的是MUJI的幾種筆,它的凝膠筆也算是當家花旦了吧,我至今沒有聽到說它不好寫的。
我特別想提的是MUJI筆后面吳竹的水毛筆。它像一支小毛筆一樣,使用方便又很好攜帶,適合想要練習書法的朋友。
之所以會買它,是因為我喜歡的手帳博主@Susie寶曾經發起了一個#30dayscalligraphychallenge# 的活動,即30天練習手寫Brush Calligraphy(就是英文的書法啦)。
我也想寫出好看的英文字體,于是就買了一支水毛筆練練。
▲(圖片來源于@Susie寶 微博)
在我的“手帳觀”里,我實在不知道膠帶該作何使用,也著實對它提不起興趣。
至于貼紙嘛,相比于買現成的貼紙,我更喜歡搜羅自己生活里廢棄的邊角料貼進手帳里,或是自己畫一些簡單又有趣的小插圖來裝飾自己的手帳。
例如這個是今年過年時,我爸媽給我的紅包,我覺得上面的小貓很可愛,就把它們剪下來貼進手帳里。↓↓↓
去吃漢堡王,覺得它的紙巾非常有趣好玩,于是就把它貼在手帳里,也自己畫上了一些簡筆小畫,配上嚴厲譴責自己吃垃圾食物的文字。↓↓↓
去成都玩時在機場買了幾個可愛的書簽,它的包裝袋很好看,我覺得扔掉太可惜了,便把它剪下來貼進了自己的手帳里。↓↓↓
其實對于我來說,除了希望自己的手帳能好看之外,我更希望能記錄自己的生活。
用生活里的邊角廢料來裝飾自己的手帳,每個貼紙里面都暗藏了一個故事,這比買來的精美貼紙有意義多了。
3|手帳本里到底記了些什么?
小時候,我每天都寫日記,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在我的世界里都值得好好的廢話一通。長大之后,明明每天發生許多事情,但對著手帳本卻不知該把什么記上去。
在摸索一通胡亂記了一些有的沒的之后,現在對于自己想要記什么、該記什么,終于有了一點不成熟的小想法。
① 記錄令開心的事、感動的事、甜蜜的事
不管是和家人、朋友、戀人,哪怕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肯定會有令你開心、感動、冒出粉紅泡泡的事情。
我會把這些事情簡單的mark一下,有時也會配上個小畫。
和家人、朋友、戀人聊天,對方說的某句非常有趣或令人心頭一暖的話,我也會在手帳里模仿微信界面,畫個對話框記錄下來。
記錄的當下就是簡單幾筆,可是當你哪天翻看時,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例如,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翻出了以前的手帳本,發現自己原來是9月20日通過考核加入了Queen主義的,心里會有種奇妙的感覺。↓↓↓
② 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運動計劃、工作計劃等
一般來說,我們的計劃都會有一個時間的周期。
例如我在APP Keep上報了一門減脂的課,時間是兩周。我會把課程安排對應到手帳本的具體日期里,這樣就會知道這周的哪天有課,哪天可以休息和朋友約個電影看。
同時,如果當天我沒能上課,我也會將“曠課”原因寫在旁邊。將計劃失敗的原因記錄下來,可以在以后調整自己的時間管理。
某一段時間要考證或有個重大的項目,也會利用手帳本規劃一下自己復習計劃或是項目進程。
包括要寫一篇稿子,也會大致在手帳里規劃一下構思、搜集資料、寫成文的時間。
③ 生活里的隨意摘抄、良師益友的話、自己突如其來的小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