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好數學,是大家面臨的共同問題。大家在小學學習數學時,往往偏重于模仿,依賴性較強,獨立思考和自學的能力不夠,很少去探究知識間的聯系和應用。到了中學,這種學習方法必須改變。那么如何學好數學呢?
一、多看
主要是指認真閱讀數學課本。一般地,閱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
1.課前預習閱讀
預習課文時,將課本中的關鍵詞語、產生的疑問和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手記下,對定義、公理、公式、法則等,可以在紙上進行簡單的復述。這樣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課文,還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有重點地聽講。
2.課堂閱讀
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3.課后復習閱讀
課后復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又能使知識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二、多想
主要是指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聽課方面:
在聽課方面要處理好“看”、“聽”、“思”、“記”的關系。
“看”就是上課要注意觀察,觀察教師的板書的過程、內容、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
“聽”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在聽的過程中明確:(1)聽每節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2)聽新知識的引入及知識的形成過程;(3)理解教師對新課的重點、難點的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問);(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
“思”是指思考問題。沒有思考,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思考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明確:(1)多思、勤思,隨聽隨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要善于大膽提出問題,(3)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4)樹立辯證意識,學會反思。
“記”是指記課堂筆記。在作筆記時應:(1)記筆記服從聽講,要結合教材來記,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記疑問、記易錯點 、記解題思路和方法、記老師所補充的內容;(3)記小結、記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
記筆記有助于將知識簡化、深化、系統化.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多做
做到邊做邊思考邊總結,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1)先復習后做作業
復習時可以采取“過電影”的方式,在頭腦中搜索一下課堂上老師所講解的知識,努力將所學知識回憶起來。若實在回憶不起來,再翻開課本或筆記閱讀對照,通過這種方式將所學知識溫習一遍,做到心中有數后再去做作業。
(2)仔細審題
審題即分析理解題意,查明題中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要求了解問題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在頭腦中形成并保持清晰的課題印象。
審題時,首先要通讀全題,把整個題目的含義連貫起來。如果讀一遍未形成清晰的印象,可以再多讀幾遍。其次要注意題目中的特定語言,挖掘蘊含條件。例如,題目中說“增加了”與“增加到”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要仔細辨別,以免因理解錯誤而做錯題。
(3)獨立做題
在審題的基礎上,要自己動手動腦去獨立完成作業。絕不要自欺欺人,抄別人的作業。如果經長時間細致、努力的思考仍不能解決問題,應請教老師或同學,在得到指點后,應認真思考癥結所在,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4)檢驗修改
做完題后,應該從頭到尾仔細瀏覽一遍,檢查一下解題的步驟、思路是否正確,個別地方是否有錯誤。發現問題,及時加以修改。檢查修改后才算完成了作業。
四、課后復習鞏固的方法
(1) 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做一定量的題目是必需的,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錯誤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
(2) 細心地挖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如果你不能將公式爛熟于心,又怎能夠在題目中熟練應用呢?
給你的建議是:更細心一點(由觀察特例入手),更深入一點(了解它在題目中的常見考點),更熟練一點(無論它以什么面目出現,我們都能夠應用自如)。
(3) 總結相似的類型題目
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類型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
(4)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我們之所以建議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是因為,一旦你做了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這一個反復在出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原來就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
做題就像挖金礦,每一道錯題都是一塊金礦,只有挖掘、冶煉,才會有收獲。
總之,學習方法是靈活多樣、因人而異的,能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你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表現。
1.課堂上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
2.多做題目是必須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
3.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
4.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孩子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密切相關。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