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疾病復雜多變,在診斷和治療上均有一定難度,通過使用一些評分工具能夠對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患病風險或預后評估提供非常有價值的線索,從而輔助疾病診療。
現小編總結了一份心內科常用評分工具大全,包括冠心病診療中常用的GRACE、TIMI、CRUSADE、ACUITY、DAPT、China-PAR、Duke、SYNTAX評分,以及用于房顫的CHA2DS2-VASc和HAS-BLED評分等;分別從各個評分的定義、評分方法、臨床意義、指南推薦和局限性方面對其進行解析,希望能對本文讀者在臨床診療心內科疾病過程中提供幫助!
? 定義
GRACE,即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1];GRACE危險評分可對ACS患者發生缺血性不良事件的風險及預后進行評估并指導治療策略。
? 參數
GRACE 評分參數包括年齡、收縮壓、脈搏、血肌酐、就診時的Killip分級、入院時心臟驟停、心肌壞死標志物升高和ST段改變[2,3];若缺少Killip分級或血肌酐值,可加入腎衰和利尿劑的使用情況作為評分參數[2],各參數累計分值即為GRACE分值。
? 臨床意義
① 對NSTE-ACS患者進行危險分層,指導治療策略的選擇及介入治療的時機[2]:
② 對STEMI患者進行危險分層,0~109為低危,109~140為中危,>140為高危;評分危險程度越高,患者出院后1年內發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就越大[4]。
③ GRACE2.0風險計算器可直接評估ACS患者住院、6個月、1年和3年的病死率,同時還能提供1年死亡或心肌梗死聯合風險[2,3]。
? 指南推薦
是《2015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2],《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3]一致推薦的缺血危險評分系統;《急性STEMI溶栓治療的合理用藥指南》[5]推薦用于早期危險分層。
? 局限性
GRACE評分能夠提供最準確的危險分層及出入院評估,但其評估方法復雜,需要使用計算機或輔助軟件進行計算[1],可進入相關鏈接:(https://www.outcomes-umassmed.org/risk_models_grace_orig.aspx)在線進行評估或下載評估軟件計算GRACE分值: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TIMI,即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6];TIMI危險評分是用于評估ACS患者發生不良事件風險及其預后的評分體系。
? 參數
? 臨床意義
① 對于UA/NSTEMI患者,TIMI評分越高,患者發生不良事件(心肌梗塞、急性再血管化、死亡等)的概率就越大[6]。
② 對于STEMI患者,0~3分為低危,4~6分為中危,7~14分為高危;TIMI評分越高,患者出院后1年內發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就越大[4]。
? 指南推薦
是《2015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2]和《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3]一致推薦的缺血危險評分系統;《急性STEMI溶栓治療的合理用藥指南》[5]推薦用于早期危險分層。
? 局限性
TIMI評分使用簡單,但其識別精度不如GRACE評分[2,3]。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CRUSADE,即Can Rapi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Unstable angina patients Suppress ADverse outcomes with Early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AHA guidelines[1,2];CRUSADE出血評分用于評估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的ACS患者住院期間發生嚴重出血事件的可能性[3]。
? 參數[1]
? 臨床意義
① 對于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的NSTE-ACS患者,CRUSADE評分對院內嚴重出血具有合理的有效的預測價值[2,3],患者的出血風險隨分數的增加而上升[1]。
② CRUSADE評分還可評估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的STEMI患者的出血風險[8]:
? 指南推薦
是《2015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2]和《NSTE-ACS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3]一致推薦的用以評估接受冠脈造影患者出血風險的評分系統。
? 局限性
風險評分的模型性能一般[2];對接受藥物治療或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該評分的預測價值尚未確定[2,3]。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ACUITY,即Acute Catheterization and Urgent Intervention Triage strategY[2];ACUITY評分也是用于評估ACS患者出血風險的評分系統。
? 參數[9]
? 臨床意義
① ACUITY評分可以有效評估接受冠脈造影的NSTE-ACS患者短期(30d)內嚴重出血事件的發生風險及1年內的死亡率[2,9]。
② ACUITY評分還可評估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的STEMI患者的出血風險[8]:
? 指南推薦
《2015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2]推薦用以評估接受冠脈造影患者出血風險的評分系統。
? 局限性
未在獨立隊列中驗證,風險評分的模型性能一般,無可供使用的風險計算器 [2];對接受藥物治療或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該評分的預測價值尚未確定[2,3]。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DAPT,即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7],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評分用于評估PCI術后接受雙聯抗血小板治療1年的患者是否需要繼續接受DAPT治療。[11]
? 參數
? 臨床意義[10,11]
對于已接受DAPT治療1年且期間未發生明顯出血或缺血性不良事件的患者,若DAPT評分≥2,則繼續DAPT治療的獲益大于發生不良事件的風險;若DAPT評分<2,則繼續DAPT治療將增加患者出血風險且對預防缺血事件發生無益。
? 推薦指南
《2016年ACC/AHA冠心病患者雙抗血小板治療指南》[11]和《2017 ESC/EACTS冠心病雙抗治療指南》[12]
? 局限性[10]
僅適用于接受DAPT治療1年內未發生缺血或出血性不良事件的患者,對其他患者的適用性仍需進一步的試驗驗證。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China-PAR,即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China-PAR風險預測模型可用于預測中國患者個體十年內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而幫助預防及管理心血管疾病[13]。
? 參數[13,14]
ASCVD風險預測方程是通過性別特異性Cox比例風險模型建立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現居住地(城市或農村),地域(北方或南方,以長江為界),腰圍,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當前血壓水平,是否服用降壓藥,是否患有糖尿病,現在是否吸煙,是否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利用網站評估工具(http://www.cvdrisk.com.cn)或“心腦血管風險”手機App評估工具,使用者可以通過輸入個人信息和檢查結果。
? 臨床意義[14]
? 推薦指南
《中國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和管理指南》[14]。
? 局限性[13]
模型不適用于心絞痛、間歇性跛行等研究終點未包括的動脈粥樣硬化相關事件;未評估降脂治療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相關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檢驗China-PAR方程是否可以在其他隨訪時間較短的大規模隊列中有良好的表現。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Duke運動平板評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是運動平板試驗(TET)中根據運動時間、ST段壓低程度和運動中出現心絞痛的程度對穩定性冠心病患者進行預后評估的評分系統[15]。
? 參數[15,16]
Duke運動平板評分=運動時間(min)-5×ST段下降(mm)-(4×心絞痛指數),其中心絞痛指數定義為:
? 臨床意義
Duke運動平板評分可以評估患者心功能損害程度及其對治療的反應,并且可以評估穩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的預后[15]。
? 指南推薦
由《2006 ESC穩定型心絞痛指南》[16]首次推薦,2018年中國《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15]推薦為SCAD患者判斷預后風險的評分系統。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SYNTAX,即 SYNergy between PCI with TAXUS? and Cardiac Surgery[16];SYNTAX評分用于輔助指導多支病變或左主干病變的冠心病患者選擇合理的血運重建方式[12]。SYNTAX評分是依據 ARTS研究改良的AHA冠脈樹狀分段(如下圖)、Leaman評分、ACC /AHA病變分級、完全閉塞分型系統、Duck分叉病變及專家建議等基礎建立的[16]。
? 參數[17,19]
該評分系統將冠狀動脈分為16段,根據左右優勢型,各段占不同分值比重,結合冠脈病變數目、病變部位、冠脈是否完全閉塞、閉塞病變形態、分叉病變、主血管開口病變、嚴重迂曲、病變長度>20 mm、嚴重鈣化、血栓負荷、病變彌漫等情況,通過計算機軟件(在線評分系統:http://www.syntaxscore.com/)計算總分值。
? 臨床意義
SYNTAX評分通過病變冠脈的解剖學特征標準化病灶的復雜性,指導患者血運重建治療方案的選擇并預測其治療后的不良事件發生率[2,18]。
PCI+DES: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藥物洗脫支架;CABG: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 指南推薦
《2015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2]及2018年中國《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15]推薦為冠心病患者選擇血運重建治療方案的依據。
? 局限性
SYNTAX評分只包括了冠脈解剖特點,未包含臨床特點,很可能評分相同的患者,因為年齡、基礎疾病、生活習慣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終點事件;因此有研究者陸續提出了臨床SYNTAX評分、功能SYNTAX評分等在SYNTAX評分基礎上優化后的評分[19]。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CHA2DS2-VASc評分,即[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ypertension, Age≥75y(doubled), Diabetes mellitus, Stroke(doubled)-Vascular disease, Age 65-74 and Sex category(female)]評分體系[21],是歐洲心臟病協會(ESC)在2010年發布的《心房顫動處理指南》中提出的[20],對CHADS2評分進行了擴展改良,擁有更多的危險因素和更寬的評分范圍,能夠更有效地評估低危房顫患者,更明確地指導抗栓治療[21]。
? 參數[20]
? 臨床意義
CHA2DS2-VASc評分用于評估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可對患者卒中發生風險進行分層,并指導其抗栓治療[21]:
? 指南推薦
《2014 AHA/ACC/HRS 房顫患者管理指南》[21]。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 定義
HAS-BLED評分,即[Hypertension, Abnormal renal/liver function, Stroke, Bleeding history or predisposition, Labile INR, Elderly (>65), Drugs/alcohol concomitantly]評分體系[21],是用于評估接受抗凝治療患者出血風險的評分體系,依據評分有助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參數[20]
? 臨床意義
對房顫患者進行抗凝治療時應注意平衡患者的腦卒中發生風險和大出血發生風險。當HAS-BLED評分≥3時,預示著潛在出血風險高,應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及INR值監測,及時調整口服抗凝藥物或阿司匹林的劑量[20,21]。
? 指南推薦
《2014 AHA/ACC/HRS 房顫患者管理指南》[21]。
? 局限性
性能一般,預測精度較差[21]。
滑動框內文字,查看完整內容。
心內科常用評分系統有很多,除以上最常用評分之外,還有一些其他評分也應用較多,并且近年來還創建并驗證了一些新型評分系統,例如ALPHA評分,TIMI-AF風險評分,PAFAC評分等。
? 2016年提出的ALPHA評分包括了年齡、心率、收縮壓、入院時或入院前的生命支持系統以及介入治療手術部位5個評分參數,該評分首次將手術部位列入危險因素,能夠有效預測STEMI患者PCI治療后30天內的死亡率。但該評分數據來源于單中心研究隊列,且樣本量較小,需要進一步在更廣泛的人群中進行驗證。[22]
? 2017年由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小組提出的TIMI-AF風險評分用于指導房顫患者抗栓治療方案的選擇,評分參數包括年齡、左心功能、血紅蛋白、種族、基線房顫或房撲、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血肌酐、性別、糖尿病史、頸動脈疾病史及既往心肌梗塞11個危險因素。需要口服抗栓藥物的患者中TIMI-AF評分為中高風險的建議選擇非維生素K拮抗劑的口服抗凝藥(NOAC),低風險患者首選維生素K拮抗劑(VKA)。但該評分無法評估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口服抗凝劑治療,需與CHA2DS2-VASc或CHA2DS2評分聯用。[23]
? 2018年提出的PAFAC評分可用于評估接受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患者術后并發房顫的風險,其評分參數包括年齡>60歲、白種人、GFR<90ml/min及左心房直徑>4.5cm四個危險因素,分別占5、5、4、4分,總分18分;5分以上為高風險,其術后房顫發生率為5分及其以下患者(低風險)的兩倍。該評分簡單易行且包含了影像學參數,但尙缺乏充分驗證。[24]
參考文獻:
1. Hamm CW, et al. Eur Heart J. 2011 Dec;32(23):2999-3054.
2. Roffi M, et al. Eur Heart J. 2016 Jan 14;37(3):267-315.
3.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et al. [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7, 45(5):359-376.
4. 陳諍, et al. [J]. 心臟雜志, 2018(4):434-438.
5. 傅向華, et al. [J].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9, 11(01):46-71.
6. Antman EM, et al. JAMA. 2000 Aug 16;284(7):835-42.
7. Abu-Assi E, et al. Circulation. 2010 Jun 8;121(22):2419-26.
8. Liu R, et al. Circ J. 2018 Feb 23;82(3):791-797.
9. Mehran R,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0 Jun 8;55(23):2556-66.
10. Yeh RW, et al. JAMA. 2016 Apr 26;315(16):1735-49.
11. Levine GN,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6 Sep 6;68(10):1082-115.
12. Valgimigli M, et al. Eur Heart J. 2018 Jan 14;39(3):213-260.
13. Yang X, et al. Circulation. 2016 Nov 8;134(19):1430-1440.
14. 中國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和管理指南編寫聯合委員會 [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19, 53(1):13-35.
15.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介入心臟病學組 [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8(9):680-694.
16. Fox K, et al. Eur Heart J. 2006 Jun;27(11):1341-81.
17. Sianos G, et al. 2005 Aug;1(2):219-27.
18. Mohr FW, et al. Lancet. 2013 Feb 23;381(9867):629-38.
19. 張麗萍, et al. [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37):5737.
20. Camm AJ, et al. Europace. 2010 Oct;12(10):1360-420.
21. January CT, et al. Circulation. 2014 Dec 2;130(23):e199-267.
22. Hizoh I, et al. Cardiovasc Revasc Med. 2017 Jan - Feb;18(1):33-39.
23. Fanola CL, et al. Eur Heart J. 2017 Mar 21;38(12):888-896.
24. Lin SZ, et al. Heart Surg Forum. 2018 Dec 13;21(6):E489-E496.阿斯利康醫學信息及醫學教育原創
(審批號:CN-32842 ,有效期:2021-7-12 )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使用和參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