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耳聾可愈”,短短一句話,卻是至高評價。
這篇文章就給你講一個王清任的方子,名為“通氣散”,出自清代王清任的《醫(yī)林改錯》。全方只有柴胡、川芎、香附這三味藥,能夠辛香開竅,疏肝解郁,調暢氣機。
那么,為何此方能夠消除耳鳴、破解耳聾呢?
你要明白,肝,主疏泄,有暢達全身氣機之功,可調節(jié)脾胃之氣升降。而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官竅的機能活動都依賴于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清氣升則竅清,濁氣降則竅安。
如果肝氣郁結,會造成什么結果呢?也就是肝疏泄失司,清陽之氣不能達頭竅。腦竅失清,五臟官能失和,所以就會耳鳴耳聾眩暈。
而通氣散恰恰可以疏肝解郁,調暢氣機,用它來化解耳鳴、耳聾是再好不過了。
張先生,據(jù)醫(yī)案記載,當時是38歲,耳鳴伴隨聽力下降將近半個月。起初耳鳴是因為一次感冒咳嗽。經(jīng)治療,其他癥狀均已消失,唯獨耳鳴還在。
而且這個耳鳴呢,還比較復雜。張先生自述,聽力下降,幾乎無法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另外,總是感覺自己的耳朵被堵住了一樣,有閉塞感。耳鳴晝夜不停,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檢查其舌脈,舌苔薄白,脈象略數(shù)。咽喉部位還微微發(fā)紅。
他的耳鳴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的呢?
起初耳鳴是因為外受風熱之邪。風熱之邪,郁滯肌表,還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阻滯氣機耳竅,使得氣閉不通。
那么,想要消除耳鳴,必須進一步清散風熱之邪,打通耳朵里的氣機,使耳竅通暢。遂擬一方:
柴胡、香附、川芎、薄荷、銀花、生甘草、蒼耳子、紫花地丁、半邊蓮、九節(jié)菖蒲
除了薄荷、銀花、紫花地丁、半邊蓮這些清熱疏風的之外,這里頭,重頭就是前三味藥。柴胡疏肝解郁、香附行氣解郁、川芎通利氣血。所以說,耳中氣機能徹底被打開。
以上就是通氣散的妙處所在。當然了,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并不是說所有耳鳴患者都能用通氣散。如果你有耳鳴的問題,詳細說說,幫你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