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腳氣患者是由于內(nèi)有濕熱,外感風寒,相互影響而發(fā)病,可分為干、濕兩大類型。中醫(yī)中藥治療腳氣有很好的效果,民間也多用中草藥來治療腳氣,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中藥治腳氣偏方大全。
中藥治腳氣偏方大全
1、丁香水
取丁香15克,加清水煮開,待溫度合適時即可泡腳,每日1次。丁香具有助陽散寒的作用,藥理實驗發(fā)現(xiàn)丁香對于真菌和多種細菌都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腳氣有很好的療效。
2、黃柏地榆水
取黃柏和地榆各10克,一起加清水煮開,待溫度合適時即可泡腳,每日1次。黃柏具有清熱燥濕、抑菌解毒的作用,地榆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斂瘡的作用。此偏方對于腳氣所引起的潰瘍、紅腫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3、藿香皂礬水
取藿香15克,皂礬0.5克;將藿香加清水煮開,倒入泡腳桶中,然后加入皂礬,溫度合適時即可泡腳,每日1次。藿香具有具有祛風散寒、祛濕的作用,皂礬具有解毒斂瘡、燥濕殺蟲的作用,這個偏方可以緩解腳氣所引起的皮膚潰瘍。注意皂礬具有刺激性,最好不用手直接接觸皂礬,使用時必須小心。
4、地膚子明礬水
取地膚子10克,明礬2克,將地膚子加清水煮開,然后放入明礬,待水溫合適時即可開始泡腳,每日1次。膚子具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的作用,明礬具有清熱燥濕、抗菌止癢的作用,此偏方對于腳氣所引起的瘙癢不適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5、葛根白礬水
取干葛根10克,白礬1克,將兩種藥材都研成粉末,然后調(diào)入溫水中,即可開始泡腳,每日1次。葛根具有解表退熱、透疹的作用,白礬具有燥濕解毒、止血化腐的作用。此偏方對于腳氣所帶來的皮膚潰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6、苦參大黃水
取苦參和大黃各15克,一起加清水煮開,待溫度不燙腳時即可開始泡腳,每天1次。苦參具有清熱燥濕、消炎解毒的作用,大黃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癰的作用。用苦參大黃水泡腳,可以改善濕腳氣所帶來的皮膚損害。
7、黃精白醋水
取黃精10克,白醋500ml,先將黃精和白醋一起密封三天,避光保存。三天之后就可以開始使用,每次取兩三勺醋液放入溫水中混勻,然后泡腳,每天2次。黃精在藥理實驗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對足癬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抑制霉菌。
8、花椒鹽水
取花椒十幾粒,食鹽一勺,加清水煮開后關火,待溫度合適的時候就可以泡腳,每天1次。花椒具有溫中行氣、驅(qū)寒止痛的功效,加入食鹽之后,可增強消炎殺菌的作用。花椒鹽水是民間治療腳氣的常見偏方,主要適用于沒有皮膚破潰的腳氣患者,以免產(chǎn)生強烈的刺激性。
結語:以上就是中藥治腳氣偏方大全,有腳氣問題的患者不妨嘗試一下,當然不同患者的病情是不一樣的,中藥最好在中醫(yī)辨證后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