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地測量血壓上海市浦南醫院
主任醫師 袁秉煃
測量血壓是每一位高血壓患者經常面對的問題。然而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我一天去了三個地方測血壓,結果三個地方測出的血壓三個樣。有的說我的高壓是130毫米汞柱,有的說我的高壓是170毫米汞柱,相差40毫米汞柱。很顯然這里存在血壓測量方法不當的問題。血壓能否測量準確關系到患者治療的效果。那么,應怎樣正確地測量血壓呢?
血壓計主要分為傳統的水銀式血壓計和電子式血壓計兩種。水銀式血壓計主要在醫療單位中應用,電子式血壓計則主要在家庭中應用。過去,人們總是認為用電子式血壓計測量血壓不夠準確,但據某研究單位分別使用水銀式血壓計和電子式血壓計對幾百例住院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對照測量后表明,用這兩種方法測得的血壓讀數并無多大差別。由此看來,患者在使用電子式血壓計時,若操作得當(其測量方式與水銀式血壓計基本相同),測得的血壓讀數應該是準確的。
下面著重談一談使用水銀式血壓計測量血壓的基本要求:
1.被測量者在測量前至少要安靜休息5分鐘,在測前30分鐘內禁止吸煙、飲酒或喝咖啡,也不要憋尿。
2.被測量者應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并將右上臂完全暴露,使肘部與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對首次測量者應分別測其左、右上臂血壓。特殊情況下可讓患者取臥位或站立位。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患者的站立位血壓應在其由臥位改為站立位后的1分鐘和5分鐘時分別測量。
3.使用的袖帶規格應適合被測量者。袖帶內氣囊至少應包裹患者上臂的80%。大多數人的臂圍為25~35厘米,宜使用寬13~15厘米、長30~35厘米規格的氣囊袖帶。肥胖者或臂圍較大者應使用較大規格的袖帶。兒童則宜使用較小規格的袖帶。
4.應將袖帶緊貼在被測者的上臂進行纏繞,使袖帶下緣高出肘彎2.5厘米,并將聽診器的探頭置于被測量者肘窩的肱動脈處。
5.測量時應使氣囊快速充氣,當被測者的橈動脈搏動消失時應再使水銀柱升高30毫米汞柱,然后以恒定速率(2~6毫米汞柱/秒)緩慢放氣(對心率較慢者應降低放氣的速率),獲取舒張壓讀數后即可快速放氣,直至水銀柱降為零。
6.在放氣過程中應仔細聽取柯氏音,觀察柯氏音第Ⅰ時相(第一音)與第Ⅴ時相(消失音)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縮壓讀數取柯氏音第Ⅰ時相,舒張壓讀數取柯氏音第Ⅴ時相。兒童、妊娠期婦女以及嚴重貧血、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則可將柯氏音第Ⅳ時相(變音)定為舒張壓。
7.為了獲取準確的血壓讀數,在測量完一次血壓后,應間隔兩分鐘后再測量一次,然后取兩次血壓讀數的平均值。若兩次測量的收縮壓或舒張壓讀數相差大于5毫米汞柱,則間隔兩分鐘后再測量一次,然后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
據筆者觀察,人們在用水銀式血壓計測量血壓時,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①放置袖帶的位置偏低,甚至將袖帶纏繞在肘彎處,或將聽診器的探頭插在袖帶內,這就容易因被測量者外周阻力的不同,而使測得的血壓偏高;
②有的人因嫌麻煩而不愿脫衣袖,只是用力把衣袖往上捋,這也容易使測得的血壓偏低;
③有的醫生常常不顧橈動脈搏動是何時消失的,只是不停地捏氣囊,把讀數打得非常高,隨后又快速地放氣,這樣,測得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顯然都會低于實際值;
④一次測量完畢后不再重復測量。我國高血壓患者眾多,但他們對于“怎樣測血壓”這個非常基本的常識知曉得卻非常少。對醫務人員來說,《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已實施多年,卻仍有一部分人不按要求去做。希望廣大高血壓患者讀了此文后能夠正確地測量血壓,同時,也能對操作不規范的醫務人員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