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眾斯柯達昊銳
1.6升及以下小排量車型節能補貼標準新政實施一個多月,車市銷售結構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不同于過去的目的明確,一定要小排量車型,在少了3000元國家節能補貼后,很多消費者開始向價位相差不多,但排量略高的車型上分流。
記者走訪車市發現,節能新政實施后自主品牌銷售受影響最大,日韓系出局的小排量車型銷量也明顯下滑。但仍有例外存在,就是德系品牌,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各款車型的銷售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節能補貼標準提高后熱銷依舊,成為最大,也是眼下車市惟一的贏家。
德系車技術更先進
日前,節能新政實施后首批節能車型出爐,在補貼標準升級后,第七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目錄中共有49款車型入圍,其中德系車就占了13款,這也使得大眾成為眼下擁有節能補貼車型最多的品牌。
記者采訪得知,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品牌旗下車型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入圍標準更高的節能補貼產品目錄,主要是因為配置了TSI(渦輪增壓汽油直噴發動機)+ 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一批節能目錄中,市場需求更旺的自動擋車型大眾品牌占據了近半壁江山。
可以說,是TSI + DSG的“黃金組合”為大眾品牌在這場車市節能戰中奪得了先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現已在中國建立了4條TSI發動機生產線,實現了1.4TSI、1.8TSI和2.0TSI系列的本土化生產。而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的多款車型之所以熱銷不衰,也正是因為搭載了這套“黃金組合”的動力系統。
明年初將實現全面提升
“在中國,德國人帶來的是最先進的東西,而日本人帶來的是最賺錢的。”一位上海大眾經銷商對記者說,正是理念的不同,讓德系車近年來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受歡迎,而當政策導向考驗車企技術時,德系車的優勢就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顯現。
多家經銷商老總預測,最遲明年一季度,大眾品牌旗下車型就將重新入圍節能目錄,先于其他品牌獲得國家的節能補貼。其實早在去年5月,大眾汽車就宣布,其從2007年開始實施的“大眾汽車中國動力總成戰略”目標,即“到2010年將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華生產和銷售車型的油耗和排放降低20%”已經成功實現。而針對眼下節能補貼標準的提高,大眾方面也表示了極大的信心。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倪凱銘日前表示,大眾將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技術與產品的投入,2012-2016年將在中國投資140億歐元,用于建設新的生產設施和開發新產品。與此同時,大眾汽車將全面引進藍驅技術系列中的啟動停車系統(Start-Stop)、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等技術,廣泛應用到合資公司產品中。
價格穩更得消費者信賴
3000元的節能補貼對大多數售價10萬元上下的中級車來說很重要,記者走訪車市發現,因新政實施而出局的大多數車型銷售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相關統計顯示,10月京城車市小排量中級車銷售份額下滑了三成左右。
但據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及斯柯達品牌多家4S店負責人介紹,10月節能新政實施以來,他們的銷售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因為德系車價格一向穩定,3000元補貼有沒有關系不太大”。一位一汽-大眾的經銷商告訴記者,特別是第七批節能補貼名單出爐后,德系車的品質更得到了印證,相信接下來選擇大眾車型的消費者會更多。
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認為,與價格上的一些優惠相比,現在的消費者更看重車輛品質。顏景輝表示,在節能補貼標準提高后,德系車能夠迅速再入圍只是導致其熱銷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相對穩定的價格,讓消費者心理上更愿意接受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