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王巡山
近日在緬甸勐古、木姐等靠近中國德宏邊境地區發生了激烈的戰事,從各種信息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次有計劃的協同作戰,且戰局朝著有利于少數民族武裝聯盟的方向發展,如若堅持下去對緬北局勢會有根本性的影響,和平的真正到來有了一絲曙光。然而,在這漫天飛舞的信息中,有那么些看上去很正確,但漏洞百出的驚人之語,在此對這些一一列舉并剖析其中的邏輯,以便能夠把問題真正的看清楚,講明白。
第一種觀點就是認為少數民族武裝聯盟挑起了戰爭,使得當地民眾受到了戰爭的影響,這就得說說此次聯合作戰的背景了。眾所周知,現在緬甸政府是今年四月份開始執政的,這是本世紀緬甸首次真正的民選政府上臺,其和上一屆打著民選旗號,實則只是脫掉軍裝的登盛政府不同,普通民眾和各少數民族武裝都對其抱有高度的期望。政治明星昂山素季雖然因軍方設立的憲法門檻未能成為總統,但卻成了猶如慈禧一般的人物,在她的推動和主導下,“21世紀彬龍會議”在一片期望中展開了,雖然當中有很多不和諧的插曲,但并不妨礙會議的“圓滿結束”。但是這邊為期三天半的和平會議還沒結束,緬軍就在克欽邦大量陳兵,甚至在會議期間也未停火,更是在和平大會結束后對克欽軍大打出手,當然對其他武裝也沒閑著。在這種政府和談,軍隊攻擊的組合拳下,各民族武裝不僅在軍事上處于了處處挨打的地步,在政治上也處于非常被動的境地。不還手要被消滅,還手又會被扣上破壞和平的高帽,于是在這種被動局面中,各方聯合起來,主動對緬甸的重要口岸進行打擊,一則能讓緬軍的內戰機器受到影響,二則能夠在戰略上變被動為主動。由此可見,此次戰爭并非是少數民族武裝主動挑起的,而是在緬政府失信,緬軍節節進攻的背景下進行的一場有規模的自衛反擊作戰,并且在11月21日聯合反擊第二天便及時發布公告,明確己方的目的和政治訴求,于理于節都很恰當。
第二種觀點就是認為如果緬軍消滅了各個少數民族武裝就能迎來和平,持這種觀念的不在少數,甚至當初一些國家的智囊團就這么認為。然而歷史一再證明,斷章取義是要不得的,一廂情愿更是會付出慘痛的代價。現在的緬甸和古代的緬甸并非同一個緬甸,貢榜王朝和之前的幾個緬族建立的王朝一樣,都屬于帝國性質的擴張性國家,周邊的少數民族都深受其苦。在英國于1885年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之后,緬族的武力擴張才得以暫時中止。二戰結束后,緬甸開始獨立運動,1947年緬族和歷史上未被武力完全征服的克欽、欽、撣等少數民族頭領達成了《彬龍協議》,這成了構建現代緬甸聯邦的基礎。但由于緬族大力推行大緬族主義,其口號“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幻想繼續歷史上中斷的緬甸帝國,用武力征服其他少數民族,因此緬甸內戰的爆發就不可避免,而聯邦體制則名存實亡。由于緬軍的武力征服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使得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都起來反抗,這才是緬甸內戰不斷的根源所在,而緬甸境內有一個民族就有一只武裝這種“緬甸特色”也很好地詮釋了緬甸的內戰是一場民族壓迫與反壓迫的戰爭。所以,只要不放棄大緬族主義,各少數民族政治上不能夠取得平等,那么緬甸的內戰就不會停止,縱然緬軍武力統一了全國,仍然會產生新的“民地武”。
第三種觀點是認為緬甸當前發生的戰事是販毒武裝和叛軍陰謀顛覆緬甸現政權而發動的戰爭,這種說法幾乎都是對緬甸不了解而產生的望文生義。毒品問題在近代的緬甸確實產生過區域性的歷史問題,大名鼎鼎的就是金三角,然而隨著臨近邊境的幾個特區開展禁毒和同中國開展毒品替代種植項目以來,現在已經不再是之前那種以軍護毒、以毒養軍的模式了。反觀緬軍方面,由于其在少數民族地區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建立了大量的民團,這些民團為緬軍提供情報和戰時支援的同時,作為回報,緬軍默認民團在其轄區內從事制毒販毒的“生意”,當然主管當地的緬軍高官也會從中獲益,這是緬甸毒品泛濫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近期緬軍分別在南撣邦軍和北撣邦軍控制區的兩次針對民族武裝禁毒機構的軍事行動,也折射出其中的貓膩關系。至于各少數民族武裝的態度,從各方面來看,都只是對緬軍的軍事行動不滿,況且一直以來的戰場局勢都是緬軍占據主導,利用武器和兵力優勢對少數民族武裝主動發起進攻,所以此次主動反擊,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政治表態,也是對民盟政府的無聲抗議。
第四種觀點是認為緬甸發生的戰爭屬于緬甸的內戰,外界不應該予以介入。乍一看這的確是政治正確,但作為和緬甸有著漫長邊境線,且因緬甸內戰多次受到影響的中國,在事實上就無法完全置身事外。更何況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在這樣涉及自己利益的地區事務中更應該有所作為。緬甸的穩定與發展對中國而言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更重要的是這種穩定應該是建立在緬甸各族政治平等基礎上的,而非政治、文化上落后,僅憑借人數眾多的緬軍武力統一達成的表面穩定,更何況只要大緬族主義存在,那么緬甸的民族沖突就不可避免。
自緬甸獨立以來,內戰已經打了半個多世紀,這在全球都很罕見,在很長一段時期也是軍政府執政。而在軍政府領導下的緬軍,更是犯下了各種反人類罪行,罄竹難書。因此,對待緬甸的局勢,不僅需要政治智慧,更需要政治魄力。遠在天邊的西方國家都因緬軍導致的人道主義災難而對緬甸實施制裁,近在眼前的中國更是應該對此積極主動,有所作為,切實保障中國邊境地區的安全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