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做家長的盡量不要做這幾件事:
牢記:5+2=0
孩子上幼兒園后,我們會發現,他變得更有禮貌了,見了別人會更大方地打招呼了。在幼兒園里,自己吃飯、穿衣,按時睡覺,跟小朋友友好相處,甚至還會很有興致地幫媽媽疊衣服,做各種家務。
當然,這些和老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可是5天養成的好習慣,周末只需2天的時間足以輕易摧毀,很多小朋友一回家就完全變了樣,胡攪蠻纏、任性耍賴,恨不得衣來伸手……
所以,一旦好習慣形成,請家長配合老師保持下去。
家長把老師放在孩子的對立面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上學了就有人管了,所以當孩子犯錯時,不是當面指出立即給予糾正,而是會說:“你不乖媽媽要告訴老師,讓老師打你哦~”。媽媽一定要注意,這類威脅恐嚇式的教育要不得,老師的威嚴不是家長靠恐嚇孩子得來的,相反,如果你希望孩子愛上幼兒園,那么請幫他先愛上幼兒園老師。
家長偏聽偏信為難老師
很多上了幼兒園的孩子話尚且說不清楚,更別說把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描述清楚了。孩子在幼兒園一出事,家長就會覺得是老師的問題,甚至聽孩子一說就鬧到園長那里去。
其實,在遇見孩子受了委屈的事情時,家長首先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可以找老師溝通了解情況,也可以問問孩子班上的同學到底是怎么回事。
千萬不要在情緒上流露出對學校老師的不滿,甚至當著孩子的面亂發一通牢騷,這樣只會讓你的孩子對老師產生成見,還會讓他意識不到是非對錯。
給孩子穿衣服太隨意
幼兒園的孩子自理能力有限,安全意識薄弱,所以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小班中班的孩子不太會系鞋帶,而且有鞋帶的鞋子在活動時很容易絆倒,嚴重時甚至會因為連環反應,引發踩踏事件。另外還有女孩頭上的發卡,衣服上的珠子,貼鉆等配飾,套頭衫上的帶子等等都是安全隱患。
另外,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游戲和運動環節比較多,因此家長要給孩子穿方便運動的,容易穿脫的,吸汗透氣性比較好的衣服。
把自家玩具帶到學校去
有些小孩子不敢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家長就會把自家的玩具給孩子帶上。
但是這種行為卻會給老師帶來很多麻煩,首先,老師還得幫你記住哪個是你家的,放學后叮囑孩子拿回去;其次,學校的玩具都是定期消毒的,本著對所有孩子負責的原則,你的這種做法很讓老師為難;最后,若是孩子們因為哄搶你帶來的這個玩具打鬧、誤傷,后果就嚴重多了?再說咱娃去上幼兒園,怎么可能不跟小朋友打交道?遇見孩子的社交恐懼癥時,家長應該疏導而不是幫倒忙加深恐懼。
接送孩子不守時
有些寶寶早上喜歡賴床,家長也沒把幼兒園當回事,所以就不按時叫醒,上學總是遲到。這樣其實影響很不好,不但會打亂老師的教學計劃和安排,也不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還有的家長可能上班時間比較忙,所以總是不能按時接孩子放學。其實,很多小孩子都有被拋棄妄想癥,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時常害怕爸爸媽媽不要他,而你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更加沒有安全感。
體諒老師,其實就是愛孩子!
另外,老師其實也是家長,他們也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顧,我們自己的事情最好能自己協調好,不給老師添麻煩。
我們都知道帶孩子挺累的,更何況幼兒園老師一個人要兼顧那么多孩子,雖然那是他的工作,但是他的工作對象卻是你的孩子,只要我們每個做家長的稍微配合一下老師,他的教育質量就會愈高,我們的孩子也會變得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