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手掌捂熱,家長掌心對準小孩肚臍,手掌覆于小孩肚子上,蓋好被子或衣服,靜靜體會小孩的腹式呼吸。
小朋友的呼吸主要靠腹部,吸氣鼓起,呼氣癟下。
手隨腹部起伏而起伏,若即若離,不做多余動作。
手下感到小孩腹中腸蠕動開始,為有效。繼續捂十分鐘一次操作結束。
每天一到二次。
嬰幼兒太極按摩分享講稿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嬰幼兒太極按摩。
小兒推拿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隨著大家對抗生素的認識,對小朋友健康的更高要求,小兒推拿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大專院校也有小兒推拿學的課程和教材。市面上小兒推拿的書籍也很多,呈現了比較流行的趨勢。我個人學習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小兒推拿的幾個流派。其中太極按摩知道的人不多,經過實踐發現太極按摩具有很低的門檻,很強的實用性,可以造福下一代,值得大力推廣,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
一、源流
嬰幼兒太極按摩是山西運城的民間中醫,蘇永泉老先生整理發布的。老先生50多年診治患兒無數,不乏起死回生案例。近年來也在四處講學大聲疾呼,倡導正確的傳統嬰幼兒喂養,普及嬰幼兒太極推拿,同時整理出版了一本《蘇永泉嬰幼兒太極按摩》的書。可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道的人并不多。他的醫學來自于師承,師父名叫任化天,解放前后,當地有著“若要小兒安,離不了任化天”的說法。
在嬰幼兒的防病保健過程當中,蘇永泉老先生是按摩外治結合湯藥內服。效果扎實。《蘇永泉嬰幼兒太極按摩》這本書,是一本精要版的實用中醫兒科學。
我是搞康復的,兒童患者不多,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就是希望從源頭上能把健康維護好。兒童時期的毛病處理好,孩子少受罪,家長省心力,社會減負擔,未來有希望。而兒科古稱啞科,問不清楚,喂藥打針都有困難。嬰幼兒太極按摩操作簡單,治療的范圍廣泛,真正能恢復健康,可謂是天賜之寶。
二、操作方法
先講操作,一共是3個步驟。
第一步把我們的手掌焐熱,冬天好好的搓一下,把自己的手搓熱了,洗手以后要擦干,搓熱。讓小朋友平躺,躺在床上或抱在懷里都可以,用我們的手掌心勞宮穴對準小朋友的肚臍神闕穴,靜靜的放一會。
第二步我們在手下逐漸的體會他呼吸的節奏,操作的手逐漸的和小朋友的腹部一同起伏,就像太極拳的推手一樣:他吸氣,肚子鼓起來,我們的手也跟著肚子輕輕的起來;他吐氣,肚子癟下去,我們的手也跟下去,不刻意的去加多力量,這就是太極按摩。
手和肚子同步起伏以后,效果比較明顯的,我們可能會摸到小朋友的腸蠕動(咕嚕咕嚕的聲音)。這是按摩起效的標志。摸到腸蠕動后,繼續再按摩10到30分鐘就可以了。如果小兒的反應比較慢,在按(推拿)的過程中一直沒有感覺到腸蠕動,我們也不用刻意的去多加力道,一般半小時為一次治療量。如果說這個患兒是在比較嚴重的疾病,我們配合治療的過程當中,太極按摩就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一個小時,也可以兩個小時,次數一天兩次到三次,也可以四個小時一次。
操作是不是非常簡單?其他小兒推拿書籍也有摩腹,但主要是點按穴位,順逆時針的推摩,沒有醫學常識的家長容易混淆,效果并不理想。
三、觀察要點
在按摩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注意觀察三點:
第一是呼吸,在按摩的過程中小朋友會長嘆一口氣,通俗說就是捯飭一口氣!噗——呼—— ,這么一下,類似于哭的過程當中的抽泣。這么嘆一口氣之后,孩子的呼吸就逐漸變得均勻,變得緩慢而深沉。我們手下同時感覺孩子腹部起伏的幅度變大。呼吸變均勻從容是很重要的標志,說明孩子的一個呼吸功能開始改善,自我的節律開始恢復,生命就是一口氣,呼吸改善了資料就起效了,疾病就被撥過來了。
第二是腸蠕動。肚子里面咕嚕咕嚕的會轉起來。明顯的會出現上面打嗝、噯氣,下面放屁、排氣。這意味著消化道通暢了。咱們學傷寒知道陽明居中主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腸道的屏障功能對小朋友是很重要的,大量的毒素被擋住,開始往外排,邪氣才能夠徹底的出去。
第三個,效果更好一點的: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了,然后不知不覺的就入睡了,而且睡的非常的香甜。調和陰陽,恢復元氣全靠睡覺,高質量的睡眠才有真正的身心健康。香甜的睡著了,意味著正氣開始恢復。
觀察到這三個方面就是這個治療有效的表現。
四、小兒發病特點
咱們中醫認識小兒的病因,不外乎三個方面:第一個最常見,飲食不節。小兒消化器官比較嬌嫩。吃壞了容易拉肚子,吃了不好消化的,高熱量的這種高脂肪的食物,容易食積便秘;時間長了挑食厭食;脾胃不給力,飲食水谷轉化不出氣血,免疫力自然下降。第二個就是,外感風寒。小兒皮膚腠理比較松弛,對外界反應的敏感。第三個,因為神經系統比較脆弱,容易受到驚嚇。古人總結這種身體素質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虛。稚陰稚陽,容易患病;一旦得病以后,反應靈敏。動輒產生高熱,吐瀉這些正邪爭斗比較劇烈的臨床表現。不能及時處理,容易內傳臟腑;處理不妥當,往往纏綿難愈,容易導致內臟器官的損害。那么,小朋友稚陰稚陽得體質也有另外的優點,一旦治療正確的話,一撥就靈,恢復的也很快。
五、實踐應用
我是2012年的時候有朋友送我這種本書,學習之后從自己的小孩開始應用,然后治療患者。我自己操作,果然有效果;然后我教會我的同事,我們科里是這么操作,效果一樣。家里親戚朋友小孩子的問題,我電話里也是這么說的,依然有效果。我也把它放在手機里的,已經復制粘貼過不下二十次了,遠程的朋友通過文字的描述照貓畫虎的進行操作,每一次反饋回來的都是好消息。這個方法是經得起重復的。
從這個太極按摩的三個觀察要點表現來看,它最針對的就是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也就是對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腎常虛的體質。
太極按摩的作用是三個方面:首先是通暢二便,是祛邪的作用;其次是促進消化吸收,扶后天;最后是改善睡眠,交通心腎,培根固元,補先天。
臨床上我們一般用它來治療什么毛病呢?首先是各種消化病。胃腸炎,便秘,厭食挑食。
其次是腹部疾患。小孩子莫名其妙的腹痛、夜啼。可能是腸痙攣、腸系膜淋巴。
還有就是整體改善免疫力:哮喘,咳嗽,虛弱經常感冒;促進生長發育:尿床,睡眠不實。
六、治療機理
對于太極按摩的機理,書上也沒有現成的答案,我們只能通過自己的臨床操作,做一些不成熟的總結。我個人總結下來大概三個方面,一個就是腹式呼吸的作用,我們都知道通過膈肌的升降可以增加肺活量,呼吸系統的氧飽和度會增加。小朋友的這個生理特點有一個就是心常有余,肺常不足。心跳很快,肺活量小是一對矛盾。恢復腹式呼吸肺活量大了,血液氧飽和度自然就高,這是新陳代謝的基礎。
第二就是對內臟的按摩作用。膈肌運動和腹部起伏直接按摩內臟。腸道蠕動恢復正常,身體代謝產物及時得以排除,腸道屏障功能恢復。還使得腸系膜的動靜脈得到刺激,使腹部血液不會瘀滯。腸系膜的淋巴回流順暢,則三焦水道通暢,全身氣血水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最后就是神闕這個穴位的神奇治療作用。神闕是性命之根,能大補元氣。中藥里的紫河車(也就是胎盤)、坎臍都是很重要補元氣的藥物。嬰兒在母腹中所有的營養都是經過胎盤傳送過來的,這個先天的構造在嬰幼兒時期還沒有完全退居二線,借用來傳輸能量是很方便的。
太極按摩和其他的小兒推拿的技術一樣。大概三歲下的小朋友反應最為靈敏;五到七歲以內的治療保健作用就要打折扣了;七歲以治療保健上就不明顯了。“所謂嬰三百,小三千,大三萬”隨著后天的發育,各個臟腑的機能完善了,需要的能量就多了,通過這個方法輸送的能量就不能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了。治療的范圍就有所受限,不過輔助治療的手段還可以用。當然,孩子都七歲了,能夠正確表達了,這時候就可以問診、辨證論治了。
順便再說一下臨床上常用的小兒推拿的穴位,各種教材里面比較強調手部穴位:心肝脾肺腎等等。我們臨床用的除了太極按摩之外主要是天河水,捏脊,這三個技術配合起來,臨床常見的疾病都能比較好的調理。天河水與捏脊比較常見,網絡視頻也很容易獲得,具體操作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簡單說一下應用吧,天河水治療用來退熱,保健用于清心保肺,安神。對孩子心肺和大腦的功能發育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捏脊在背部,治療方面是消食,改善脾胃功能,治療厭食挑食、營養不良;保健方面對脊柱、脊髓神經的發育很好。
天河水是補肺的,捏肌是補脾胃的,太極按摩是補脾腎的,三者相結合,就可以先后天都顧及到,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都照顧到了。“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三方面都照顧到了。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臨床案例見附錄。
附錄:
1、2014年,4個月的小朋友,表現為:夜間莫名其妙的哭,找不到其他的原因,去檢查說是腸痙攣,其他的功能正常。我們用太極按摩,三次治療(隔天治療一次)以后這個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通過太極按摩把他內臟調好,其他癥狀自愈。
2、2015年,1歲的小孩,夜間哭鬧,不睡。只有媽媽抱著能睡,且睡得很淺,易驚醒。太極按摩每天一次,一周五次改善,兩周鞏固,隨訪一年發育良好。
3、2014年底,遠程案例,4歲,胃腸炎,掛水三天,低熱腹瀉精神萎靡。微信求助,復制粘貼。第二天一早回復短信感激涕零。操作之后,腸蠕動,呼吸,睡眠如期而至(三天孩子沒好好睡),一夜安眠,第二天一早黃色軟便,知饑索食。痊愈。
4、2015年暑假,本院家屬10歲男孩,注意力不集中。捏脊、太極按摩。暑假前后20余次治療。不挑食,體重增長,開學后老師同學反映互動良好。
其他感冒后咳嗽、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便秘就是普通常見了,治療在五到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