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憨皮關注
2023-08-08 16:08
來自重慶
一張照片,一段歷史。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皇權統治下的社會,我們后人總是充滿了好奇,從一些留下來的典籍書本,我們可以了解到封建社會的一些生活方式等等。
影視劇中拍攝的歷朝歷代的人是貼近歷史的嗎?久遠一點的朝代,我們很多無從考證。但晚清時期,照相技術流入中國,于是很多清末封建社會的影像得以保存下來。讓現在的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泛黃的老照片對當時的歷史窺得一二,觸摸歷史的余溫。
今天這期歷史鏡像館繼續帶你看看清朝末年的一些老照片,看看和影視劇中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別。
這是清末的兩個工人,可以看出他們還是比較年輕的。他們留著長長的辮子,赤裸著上身,穿著縫縫補補不知道多少次的褲子,毫無遮掩地看向鏡頭。
晚清的一個女子,從衣著和配飾可以看出來她生活優渥。值得注意的是她站立的姿勢,她之所以雙手扶著桌子,是因為那被纏得小小的雙足使她重心不穩。
在清朝民間,一般裹腳的都是漢人女子,滿族人崇尚天足。很多漢族女孩子到了四五歲的年紀,就要用布來將雙腳用力纏緊,限制雙腳生長,甚至變形以達到尺寸變小的目的。女子是否能纏個好看的小腳,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其能否嫁個好人家。
還有的地方為了裹小腳的效果更好,用碎的瓷器或其他尖銳物品,把腳割破,包裹進布里,常常讓腳發炎發爛。而人們稱之為“發味”,也就是腳流血發炎腐爛后的臭味,這個時候證明腳要變得更小了。在纏足風氣較盛的山西、臺灣、河南、甘肅、河北等地都曾有這種裹法。
光緒九年的時候,康有為在老家廣東南海聯合一些開明鄉紳創立不纏足會。清朝被推翻后,孫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纏足。后來五四運動期間,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纏足對婦女的摧殘和壓迫。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纏足惡習被徹底廢止,女性在纏足一事上才真正得到了解放。
一百多年前的北京正陽門大街,人來人往,商鋪鱗次櫛比。
這是清朝末年一部分人的真實寫照。
晚清時期,中國人民被鴉片荼毒已久,無論是貧民還是達官貴人,“十室之中必有煙館,十人之中必有煙民”,只要沾染了鴉片,個個不務正業,荒淫無度,醉生夢死,每天如行尸走肉一般。
晚清的街頭小吃攤。
晚清的街頭小吃攤。
這是真實的一百多年前的滿族女子,可以看到的是,她們不裹腳,踩著高高的花盆底。
這張照片里,她們展示了很多種不同的裝扮,中間那位的發型就是清宮劇里比較常見的二把頭。
我們之前講過,滿人的發型還是很有講究的。清朝滿族婦女的發型經歷了從二把頭、架子頭到鈿子頭和大拉翅的轉變過程。
二把頭又稱兩把頭,是滿族婦女最具有代表性的發式,就是把頭發束在頭頂上,分成兩綹,結成橫長式的發髻,高高的發髻最為流行;再將后面余發結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壓在后脖領上,使脖頸挺直。但同時也使女子的外觀更顯文雅莊重。
二把頭在清初期只是盤在腦后,且全都使用婦女本身的真發梳成,因此整體造型上較為小且扁矮,但隨著時間推移,盤梳的位置向頭頂發展,也有將二把頭盤的更高更大的趨勢,所以在纏梳的過程中開始參入假發。
清朝晚期,發展出一種名為大拉翅的板型冠狀飾物,逐漸取代了二把頭。據說大拉翅是慈禧的獨創發明。
這是一個騎著毛驢的滿族女子。
晚清的街頭鞋匠。
一百多年前的街頭乞丐,瘦到只剩骨頭了。
這是一張經過上色的晚清老照片,它能更為真實地讓我們感受那時候的生活氣息。照片中是兩個正在磨面的普通百姓,可以看到他們是穿著縫縫補補的衣服,甚至有一個也是赤裸著上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