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栓
它像游走于血管內的幽靈
一旦堵塞血管
會使血液的運輸系統癱瘓
結果往往都是致命的
血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
嚴重威脅著大家的生命健康!
今天
我院心血管專家教大家
如何正確認識和預防血栓
專家呼吁:
“血栓是隱蔽殺手,所有人都應具備防栓意識。”
無論是哪里的血管堵了,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兇手”———血栓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腦梗:
血栓在冠狀動脈產生——心梗:
血栓堵塞到肺部——肺栓塞:
與血栓有關的疾病,像心肌梗死、腦梗塞、下肢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對人體造成的嚴重傷害。
最令人震驚的是,大部分血栓是沒有任何癥狀及感覺的,甚至到醫院心腦血管專科做常規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等一切指標正常,卻在人們不知不覺或自以為心腦血管沒問題的情況下突然發生。
血栓性疾病包括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相對更常見一些,但靜脈血栓曾經被認為是少見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們最熟悉的心梗、腦梗的根源就是動脈血栓。
目前,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續快速上升,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心肌梗死!
而腦梗和心梗一樣,以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而臭名昭著!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和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共同發病機制。
前兩者的嚴重程度已被公眾廣泛了解,雖然靜脈血栓栓塞癥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殺手,但遺憾的是公眾知曉率卻很低。”
靜脈血栓被稱為“隱形殺手”,最可怕之處就在于絕大部分的靜脈血栓沒有任何癥狀。
靜脈血栓形成有三大主要因素,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
靜脈曲張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長期久坐久站的人、孕婦等都是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
發生靜脈血栓后,輕者靜脈出現發紅、腫脹、發硬、結節、痙攣性疼痛等癥狀。
嚴重者發展為深靜脈炎,患肢皮膚出現褐色紅斑,繼而紫暗紅腫、潰爛、肌肉萎縮壞死,周身發熱,患肢劇烈疼痛,最后可能面臨截肢。
另外如果血栓游走到肺,堵塞肺動脈而成肺栓塞,會危及生命。
專家指出:“事實上,靜脈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風險。所以,要遠離靜脈血栓,“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過去醫學界認為,乘坐長途飛機與深靜脈血栓發病關系密切,而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作“電子血栓”。
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幾率。要樹立“久坐不動易患血栓”的觀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是預防血栓必備方法!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么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證30分鐘,并堅持做到有恒、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運動五次以上。
“七”是指運動后心率 年齡=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后心率達到120次。(身體極好者可達到190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150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太難記,那就記住一句話: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直到身體發熱、甚至微微發汗,就達到鍛煉效果了。
平時我們在飲食上
注意預防血栓呢?
我院營養師專家教大家這樣吃:
玉米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 60 %以上,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防止其沉積于血管壁,從而軟化血管。
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紅素,亦有抗氧化損傷、保護血管彈性和軟化血管的作用。
西蘭花含有較多類黃酮,類黃酮是一種良好的血管清理劑,能有效清除血管上沉積的膽固醇,還能防止血小板聚集,減少心臟病的發生。
核桃含豐富的磷,可營養腦神經,還含有大量亞油酸,和西蘭花同食可增強軟化血管的作用。
干紫菜中富含牛磺酸,可保護心肌、增強心臟功能,預防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蘆筍中含有人體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及皂苷、多糖和黃酮類等成分,這些化學成分對高血脂癥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脂和軟化血管作用。
銀耳中的銀耳多糖可清除自由基,誘導人體產生抗體及干擾素,可治療血管硬化。
黑木耳中富含黑木耳多糖,有效地防止血栓的形成;同時能阻止血液中的膽固醇在血管上的沉積和凝結,可以給血管“瘦身”。
血栓是隱蔽殺手
很多血栓沒有任何征兆!
所有人都應具備防栓意識! 記住“動”這一個字,每天都“動起來”,才能血栓不上身,遠離血栓!
簡單又好用的方法
一定要發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