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大約在12歲左右,孩子剛進入初中那個時期才是真正叛逆期的開始。當孩子總說“不”,當孩子對我們的所有要求都頑強抵抗時,當我們對孩子無計可施時,我們通常脫口而出:“這個孩子太叛逆了!”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叛逆?父母又該如何從其中找到教育機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呢?今天極客數學幫分享7招。
這個階段,孩子對于自己的隱私、權利、意見都非常敏感。父母們發現孩子們會突然鎖門,會要求父母進自己的房間要先敲門,會開始注意外形,會不愿意透露好朋友的信息。
除此之外,孩子們會抗拒早已和我們形成的身體接觸的習慣,他們會躲閃父母的擁抱和一些親密動作。叛逆期的孩子會變得非常敏感,特別強調自己的價值和意見,對事物傾向于批判的態度,“憑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成為了他們的口頭語。
同時,雖然有些孩子由于性格等原因會表現得比較溫和,但這并不代表孩子的內心沒有激蕩,更需要父母細致的觀察。
那么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呢?
1.觀察溝通
觀察有兩方面,既要觀察孩子,也要觀察自己。在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轉換角度,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
觀察孩子的變化是怎樣的,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2.保持冷靜
急的時候有沒有對孩子“吼”過?急的時候有沒有想揍他一頓?所有的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更別對待提青春期的孩子了。
急躁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自己和孩子都冷靜下來,再慢慢溝通。
3.尋求意見
有時候,教育方面的問題,應該多尋求別人的意見,看看別的父母有什么妙招。
跳出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除此之外,可以與老師多多交流。畢竟老師見到的學生多,知道用什么方法來引導孩子。另一方面,老師對孩子是最了解的,可以通過在學校的表現來“對癥下藥”。
4.開放自我
父母發現孩子打游戲會影響功課;父母發現孩子“追星”會影響學習;父母發現孩子與同學外出會影響學習。
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況。如陪孩子去電子游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自己陪孩子出去走一走。
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當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了,孩子就不會反叛了。
5.不斷試驗
父母管教孩子,要時常改變方式,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只是父母講,孩子聽。
上了中學后,就應嘗試雙向溝通,大人們也一聽聽孩子的建議。每個階段的教育方法,不是完全相同的,哪怕針對同一個孩子。
6.實踐體驗
通過實踐,進行體驗,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母子在外面,兒子看了模型一定要買,母親說你已經有差不多的了,別浪費了。兒子不高興:“我喜歡的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span>
母親一想,對兒子說:“買模型可以,你要負責每周拿出來玩3天。”兒子同意了,但是,過了幾天就對這個模型沒有興趣了。這時候,孩子會感覺媽媽真的是對的。
7.分析說明
父母要仔細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體原因,比如是不是同學的引導,或者是在某些問題上有了自己的見解。
可以利用周末午后,選一個比較輕松的緩解,進行充分的說明,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失。
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長?
①正確面對考分
考分是我們家長的目標和策略,但很多家長總把這個掛在嘴邊,欲速不達,不講智慧。正確面對考分:考得好,嗯,可以,應該的。
考得不好,要注意了。在中國這種環境,你放心吧,考得不好孩子心里一定清楚的,在學校是沒好果子的。在這種情況下,他考不好回到家,家本來是有療傷的功能的。這時候你要安慰他,勝敗是兵家常事,這一點小小的失敗算什么,我們來找找原因看……
②認可孩子的努力
不要否定孩子,不要說他不努力。很多家長不是在親戚面前說:“我家孩子很聰明的,要是再努力點就好了。”真不可以這樣的。
③制造和諧的家庭氣氛
情緒不好造成學習問題,是可逆的。要記住四個字,孩子讀書,“心神安寧”。夫妻不和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媽媽要注意,責任很重大,小孩子和媽媽的關系天然緊密,小孩子天生就是要為媽媽戰斗的,夫妻打架如果媽媽贏了,啥事沒有,可惜媽媽不會贏……如果吵完架,媽媽情緒很差,還更孩子訴苦:都是為了你,不然早跟他離婚了。這樣,孩子會把媽媽不幸福的原因歸結于自己。
④不拿孩子與人比較
在外人面前,一定夸獎自己孩子。一群媽媽在一起聊天,一定會扯到自己孩子,如果講了不好的,孩子聽到會很受傷。如果話題扯到自己孩子,媽媽一定要把話題轉移開。
⑤正面鼓勵孩子
要跟青春期孩子相處好,就記住一句:實實在在相信他。孩子的進步是有過程的,從25%到50%到75%到100%,只要你始終真的相信他,他終有一天會告訴你,他長大了。
⑥欣賞自己的孩子
一個孩子,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不要他,媽媽不能不要他。但很多媽媽就說過類似的話,如果你怎樣怎樣,媽媽就不要你了。媽媽講這種話,對孩子很傷很傷。不要總是挑剔女兒,對兒子不要像根藤一樣纏著。孩子在用潛意識看著媽媽,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會愿意為母親犧牲的。
⑦鼓勵孩子助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競爭力很強的人,要鼓勵他助人。我們很多家長只有本事培養競爭感很強的孩子,沒有本事培養競爭力很強的孩子。什么樣的孩子競爭力才強?你應該經常和孩子說,你要看看別人是不是需要幫助,要幫助別人。當孩子在注意看能怎樣幫助別人的時候,他就會覺得自己能力很強,別人給他的反饋也都是正面的。我們總給孩子說要多考分數,要超過某某某,恰恰這樣培養不出孩子的競爭力,只有競爭感,等到哪天他遇到了無法超過的對手,他的精神就會瓦解。
⑧克服自身焦慮
媽媽的情緒是和孩子連接在一起的。焦慮的媽,嘴里始終在說考試。人一旦焦慮,就很難投入。
⑨正確處理網絡游戲
不要輕易給孩子戴帽子——我家孩子有網癮。成癮沒那么簡單的。孩子只是時間分配的問題。凡是爹媽說過“不許玩電腦”的,孩子一定摸了電腦就不肯放手,只要有個機會就趕快玩。只能跟孩子契約化:玩游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承擔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