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的判詞出現(xiàn)在《紅樓夢》第5回,是寶玉在警幻仙姑的引領(lǐng)下,夢游太虛幻境。寶玉在那里,看到了各省薄命女子的判詞,每首判詞還配有圖畫。寶玉便找到自己家鄉(xiāng)金陵的那一冊,分為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正冊的主人公都是賈府的小姐夫人,副冊則是賈府的丫頭婢女。
1、林黛玉和薛寶釵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寶釵和黛玉是《紅樓夢》中曹雪芹在書中,濃墨重彩塑造的兩位女性,所以,她們位于“金陵十二釵”之首。
第一句“停機德”指的是寶釵。這句話出自東漢樂羊子妻的典故。樂新婚遠(yuǎn)行求學(xué),因思念妻子常偷跑回家。他的妻子多次勸說無效,就表演了一場行為藝術(shù)。當(dāng)樂羊子又一次偷跑回家時,她停下正在織布的紡機,把已織好布剪斷了,以此來勸勉丈夫求學(xué)不能半途而廢。樂羊子聽從了妻子的勸誡,終成一代名臣,后代就把賢德的女人,稱為'停機德' ,這里是贊寶釵具有樂妻一樣的賢德。
第二句'詠絮才'本指東晉才女謝道蘊,她是東晉名相謝安的侄女,謝安有一次在大雪天,與家庭中晚輩賞雪,出了一句“大雪紛紛何所似? 要求晚輩們對下句,謝玄對了一句“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蘊對的是“莫若柳絮因風(fēng)起”,謝安此句對大為贊賞,后世就把能詩善文的女子稱為'詠絮才。'這句意思是說林黛玉具有謝詠絮的才華。
第三句'玉帶林中掛':這句有兩層意思,一是倒過來讀就 '林黛玉'的名字,暗示了她“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出身;第二層意思是說華貴的玉帶到掛在枯木上,暗示黛玉才情被忽視的悲慘命運.。
第四句'金簪雪里埋':也有兩層意思,一是寶釵的姓“薛”與雪諧音,也就是“山中高士晶瑩雪”;二是指是指薛寶釵如圖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寶釵遭到寶玉冷落,最后孤寒一生的命運。
這兩句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說黛玉在淚盡之后難逃“玉帶林中掛”的悲慘命運。而寶釵也如同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她雖然戰(zhàn)勝了黛玉,當(dāng)上“寶二奶奶”,但她得到寶玉的人,卻得不到寶玉的心,寶玉一刻也沒有忘記黛玉,他“空對著山中高士,終難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后,寶玉出家,寶釵在孤單冷清中度過了后半生,成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2、賈元春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元春是賈政與王夫人的長女,因為生在正月初一,故名為元春。元春長大后因“賢孝才德”被選入宮中,起初掌管王后的事務(wù),充任女史。不久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的榮辱都因元春而起,元春省親是賈家的權(quán)勢地位的巔峰時期,即“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她死后,賈家便遭受了抄家之禍,走向敗落。
判詞第一句'二十年來辨是非'是說元春在宮中生活了二十多年,洞察人情世故,是悲恩怨,做到了“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性練達(dá)即文章”。.第二句'榴花開處照宮闈,是說元春從宮中的女史作起,一直做到貴妃的級別,榮耀一時,像盛開的石榴花一樣紅火,執(zhí)照封建社會的價值標(biāo)準(zhǔn),元春應(yīng)該達(dá)到了人生價值的頂峰。
最后兩句“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這句話意思是說,在賈府四中,只有元春最尊貴,最光彩,她給家族帶來了榮耀。但最后一句也預(yù)示了元春的好景不長,“虎兕相逢大夢歸”老虎既是猛虎,兕是中國古代傳說中類似犀牛的猛獸!虎兕相逢,這兩種兇猛的動物相遇,惡斗那是不可避免的! 暗示了后宮險惡的斗爭,大家看過“真環(huán)傳”。
后來,元春果然在四十三歲的盛年不明不白地暴亡,成了宮廷內(nèi)斗爭的犧牲品,構(gòu)成了原、應(yīng)、嘆、息的寓意。
3、賈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fēng)一夢遙。
探春是賈府的三小姐,賈政之妾趙姨娘之女,寶玉的庶出妹妹。
判詞第一句'才自清明精明志指的是探春志向高遠(yuǎn),精明能干。曹雪芹在書中稱她為“敏探春”。探春綽號“玫瑰花“,表明了她是一個美麗而有個性的女孩。
第二句'生于末世運偏消' ,是說探春重生不逢時,正是賈家開始走向衰落的時候,也是整個封建制度走向末路的時代,自己又是庶出的身份,連王熙鳳都惋惜她沒有托生在王夫人的肚子里,才華和志向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雖然探春曾暫時代替王熙鳳管理了一段時間榮國府,也實行了一些挽救賈府命運的小改革,但最終大夏將傾,獨木難支,自己也落得個背井離鄉(xiāng),遠(yuǎn)嫁藩王的下場。
最后二句'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fēng)一夢遙'。暗示探春將遠(yuǎn)嫁邊疆,如斷了線的風(fēng)箏般一去不返。句中的'清明',點出她將在清明時分遠(yuǎn)嫁他鄉(xiāng),如在畫里的女子一樣,只能在船上,對著父母親人'掩面哭泣',往后只能在夢中與家人團聚。
4、史湘云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
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
湘云是史老太君的侄女,常到賈府小住,因而與賈家的少爺小姐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判詞前兩句'富貴又如何襁褓之間父母違',寫湘云生于侯門富貴之家,所謂'阿房宮 ,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指的就是她家。
但這又能怎么樣,湘云雖生于封建侯門之家,但在襁褓之間父母便去世了,寄養(yǎng)在叔父家中,處境還不如賈府的大丫頭,沒人疼愛,只有在賈家才能得到一點開心和快慰,但這樣一個地方也如浮萍一樣飄走了,湘云孤身一人,獨自面對落日余暉,感傷昔日的家族繁華。
最后一句'湘江水逝楚云飛',點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屬古代的楚國,故有楚云之稱。湘江流逝,楚云飛散,隱喻史家的衰敗,以及湘云夫婦生活的短暫。湘云婚后不久,丈夫衛(wèi)若蘭就去世了,留下她一個苦度余生。
5、妙玉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
妙玉出身于蘇州一個“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當(dāng)了尼姑。她“文墨也極通”,“模樣又極好”,也是大觀園中的一位姣姣者。
第一句“欲潔何曾潔”。是說妙玉思想上“潔癖”,她嫌世俗社會不清凈才遁人空門,這是一層含義;此外,她還有物質(zhì)上“潔癖”,劉姥姥在她那里喝過一次茶,她竟要把劉姥姥用過的一只名貴的杯子扔掉。
第二句“云空未必空”,她在寶玉生日的時候,送了一個粉紅色生日賀帖,署名“檻外人”一個妙齡尼姑給一個貴公子拜壽,這在當(dāng)時是荒唐的,透露出她不自覺地對寶玉萌生了一種愛慕之意。說明了妙玉是人在青燈下,心在紅塵中。雖然外表看起來心如死水,形如槁木,但實際上內(nèi)心并沒有泯滅兒女之情。
最后二句是說妙玉的結(jié)局是被強盜劫走,流落風(fēng)塵,也就是判詞中的“終陷淖泥中。”成了“不潔之人”
6、賈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zhì),一載赴黃梁。
迎春是賈府的二小姐,外號“二木頭”為人古板懦弱,在為處世上一味退讓。她沒有探春之才,沒有惜春之傲,更沒有元春的運氣,甚至屋里的媽媽媳婦都可以欺瞞她,但她畢竟是官宦家的千金小姐,柔弱的迎春原可作為高貴的夫人,相夫教子,富貴一生,可惜賈家失勢后,累及這位“二小姐”,作為“抵押”出嫁后,在夫家飽受摧殘,被人輕賤。
第一二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子系'二字合成'孫'的繁體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qū)O紹祖。賈家勢敗后,迎春被她的父親賈赦5000兩銀子的價格嫁給孫家,實際是賈赦欠孫家錢無力償還,拿迎春抵債的。
賈赦是賈母的二兒子,好色荒淫,年紀(jì)一大把,還不停地娶小妾,連母親史太君都不喜歡與他住在一起。有一次,賈赦居然把主意打到侍奉賈母的鴛鴦身上,被剛烈的鴛鴦以死回絕了。“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傳》的典故,比喻兇狠殘暴而又忘恩負(fù)義的小人,這里是比喻孫紹祖的陰險狠毒。
最后兩句“金閨花柳質(zhì),一載赴黃梁。”這兩句是說迎春本為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但過門后受孫紹祖的虐待,連下人都不如,不到一年就含恨去世了。
7、賈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惜春是賈家四姐妹中年紀(jì)最小的一位,她是寧,國府賈敬的小女兒、賈珍的親妹妹。惜春與大觀園里的其他姐妹不同,她生性冷漠,對家族興衰毫不關(guān)心,與探春形成鮮明對比。
判詞的首句'勘 破三春景不長',中'三春景不長'是雙關(guān)語。字面意思是指暮春,即春末,實際上指惜春的三個姐姐元春、迎春、探春這'三春'的悲慘命運
第二句'緇衣頓改昔年妝',緇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裝,這句是說惜春從她三個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家庭的好景不長,決心擺脫世俗紛擾,遁入空門。
最后兩句'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是說這位昔日的千金小姐最后出家為尼,每天就是枯燥的讀佛經(jīng),日日與青燈古佛相伴。
8、王熙鳳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鳳是賈璉之妻,王夫人的侄女,她出身于“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找金陵王”的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自幼爭強好勝,出嫁后,成為賈府實際的當(dāng)家人,王熙鳳是曹雪芹書中,除寶玉黛玉外另一個重點描寫的人物。
“凡鳥'是繁體里的'鳳'字,暗指王熙鳳。指鳳姐這么一個能干的女強人,生于末世是她的不幸。王熙鳳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卻有主見、有膽識,用賈鏈的貼身仆人來旺的話說,就是“少說也有一萬個心眼子”。王熙鳳的確是賈府乃至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中少有的能干人物,放在現(xiàn)在,不遜色于董明珠。
“一從二令三人木',指的是王熙鳳的丈夫賈鏈對她的態(tài)度的變化。兩人新婚時賈鏈對是她百依百順,就是是'一從';后來發(fā)展到'二令',合起來就是個'冷'字,指賈鏈對王熙鳳的態(tài)度漸漸開始冷淡起來';“三人木'是指王熙鳳最后被賈鏈休棄。'哭向金陵事更哀”指王熙鳳被休棄后哭著回娘家,最終卻落得個“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9、賈巧姐
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列入金陵十二釵的巧姐,由于年紀(jì)小,性格尚未形成,所以在書中處于陪襯地位。賈府?dāng)÷浜螅山銦o依無靠,被她的“狠舅奸兄”企圖賣入煙花巷時,碰巧遇上了曾受鳳姐救濟過的劉姥姥把她救走,劉姥姥成了她的“恩人”。
高鶚續(xù)書中關(guān)于巧姐的文字與原作意圖不相符。巧姐的判詞邊上畫冊,畫的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紡織,這點明了巧姐的結(jié)局是從公府千金淪為了一個鄉(xiāng)村織女。高鶚續(xù)書寫巧姐嫁給了一個家有錢財百萬、良田千頃的周秀才,這無疑與原作精神相抵牾。
10、李紈
桃李春風(fēng)結(jié)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李紈是賈珠之妻,寶玉的嫂子。賈珠早逝,留下一個兒子賈蘭。李紈青春喪偶,立志守節(jié),生活如枯木死灰一般,日常的生活就是侍奉長輩,撫養(yǎng)幼子。
首句寫到'桃李春風(fēng)結(jié)子完.'這里'李','完'暗示出李紈的名字,李紈的青春就像春風(fēng)中的桃李花一樣,一到結(jié)了果實,也就衰謝了。
第二句'到頭誰似一盆蘭',這句說在賈府的末代子孫中,誰也比不李紈的兒子賈蘭有出息'。.最后兩句中的'如冰水好'寫李紈年輕喪夫守節(jié),撫孤兒長大,這種品德在封建統(tǒng)時代,像冰水一樣得潔凈美好。'空相妒',指雖然賈蘭中了舉,李紈也博得了'貞節(jié)'的美名,但這無法挽回賈府的衰敗,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罷了。
曹雪芹對李紈這個角色是用同情及贊美的筆調(diào)描寫的,她的形象既是一個封建社會“三從四德”的犧牲品,也是一個賢妻良母的典型。
11、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秦可卿是從養(yǎng)生堂抱來的養(yǎng)女,小名可兒,學(xué)名兼美,后來嫁給賈蓉為妻。在《紅樓夢》第五回,通過警幻仙姑介紹,秦可卿原是警幻之妹,人長得風(fēng)流娜,善解人意,也有遠(yuǎn)見卓識,她是最早預(yù)料到賈府沒落的人。
在紅樓夢中,秦可卿所占篇幅極短,遠(yuǎn)不能跟其他的金陵十二釵相比,但其顯示出來的藝術(shù)魅力和種種迷團,總能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判詞中頭兩句'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幻'是虛幻,荒誕之意,這句含蓄地揭露了賈珍和兒媳婦可卿之間不正當(dāng)?shù)哪信P(guān)系了,也就是多情的可卿與濫情賈珍相逢,必然做出淫蕩的事情來,最后導(dǎo)致“淫喪天香樓”的悲劇結(jié)局。
最后兩句'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這兩句的意思是說不肖子弟不是來自自榮國府,造成賈府禍患的是寧國府的人。
榮國府男主人賈政\賈寶玉父子,雖然一個迂腐方正,一個不愛仕途經(jīng)濟,但是為人大節(jié)不虧;而寧國府的賈敬\賈珍父子,一個一味沉迷于道教,不理家事,一個無恥亂倫,只知享樂,賈家的沒落從寧府開始的。
另外,隨便提下,劉心武解紅樓把可卿說成是康熙孫女,這個說法荒誕不經(jīng),為小說家言,不足為信。我的一位老師曾寫過一篇文章批評劉心武,名為“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重”,可謂是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