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白中醫】傷寒論不大便條目:
一:少陰病,口燥咽干,或腹滿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心下痛,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要點:急下存陰。
二: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宜與小柴胡湯。
要點:嘔多雖不大便,不可下
三:陽明病,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大承氣湯。若不轉失氣者,此但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
四:病患無表里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可大柴胡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屬抵當湯。
五:傷風寒熱,或發熱惡風而渴,屬少陽,少陽脅下硬,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而渴,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湯。
六: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
七: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與承氣湯。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桂枝加大黃湯
八:陽明病,自汗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蜜煎導之。
要點:津液內竭,因汗,小便利而津液內竭
九: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調胃承氣湯。
十:陽明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臥,有燥屎也,大承氣湯。
十一: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癥,大便難,身微熱,大承氣湯急下之。
十二:脈浮則胃氣強,脈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
十三:陽明病,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此有燥屎,大承氣湯。 要點:繞臍痛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而腹痛,有宿食也,大承氣湯。
要點:宿食。大承氣下后,不大便,煩而腹痛
十四:重發汗,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燥干,日晡潮熱,心腹硬滿痛,大陷胸湯。
要點:心下連腹,硬滿痛。范圍大,不按而痛。小陷胸湯只在心下痞滿,痛的范圍小,不按不痛。陽明胃家實,大承氣湯,痛的范圍沒大陷胸湯大,一般不波及到心下。
百度:
《逐步修正中醫在你腦中的概念》
《中醫調治日常疑難雜癥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