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體檢報告中轉氨酶升高時,不少人心里難免有點慌,似乎轉氨酶升高意味著很嚴重的問題。其實,并不用太緊張,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就是肝功能受損。
人體內的轉氨酶的種類很多,它發揮的功能是催化氨基酸與酮酸之間的氨基轉移。對于普通人而言,你只需知道它是參與氨基酸代謝的一種重要生物酶就可以了,其中以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最為重要。AST在心肌細胞內含量最多,其次為肝臟;ALT則以肝細胞的細胞質中含量最多,在肝炎發作時,肝細胞膜受損,所以谷丙轉氨酶ALT便從細胞質當中“滲漏”到了血液當中,于是血液內酶含量明顯地增加。
檢測ALT的高低可判斷肝功能是否正常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檢測ALT的高低可判斷肝功能是否正常的原因。 肝炎急性期的患者的 ALT含量可明顯升高;而測定谷草轉氨酶(AST)含量對于心肌損傷有一定參考價值,在急性心肌梗死時血清中AST也會顯示上升,但靈敏度和特異性比不上肌鈣蛋白等指標。
轉氨酶是人體肝臟這個“化工廠”正常運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催化劑”,是肝臟的一個“晴雨表”,肝細胞的細胞質是人體含有谷丙轉氨酶ALT最多的地方,而肝細胞的細胞核內含有體內第二多的谷草轉氨酶AST。
轉氨酶是人體肝臟這個“化工廠”正常運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催化劑”
前面說到,轉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細胞中,包括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 當肝細胞發生炎癥、壞死時,轉氨酶釋放入血中,就會引起轉氨酶濃度升高。因此,轉氨酶高一般提示有肝損害,但肝功能損害不是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全部原因,轉氨酶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 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轉氨酶高常見的疾病,主要包括有甲、 乙、丙、丁、戊型肝炎,還有些如 EB 病毒、柯薩其病毒、埃可病毒、巨細胞病毒等也可以引起轉氨酶升高。肝硬化、肝癌也會有部分患者轉氨酶高。
2.藥物性肝損害:某些藥物或化學制劑如抗結核藥、化療藥、 紅霉素、安眠藥、解熱鎮痛藥、避孕藥,還有某些治療銀屑病的中藥等可以造成肝細胞損傷。停用這些藥物后,轉氨酶水平會恢復正常。
3.酒精性肝病:長期大量飲酒,一般指超過 5 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天,女性≥20g/天;或2周內有大量飲酒史,折合乙醇量> 80g/天。乙醇量(g)換算公式為=飲酒量(ml)×乙醇含量(%)×0.8。
4.脂肪肝:酗酒、肥胖、三高人群、久坐少動者,均很有可能存在脂肪肝。
5.自身免疫性肝病:常見于女性,往往伴有其他癥狀如口干、 眼干、脫發、光過敏、關節疼痛或僵硬紅腫等。常見的有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
6. 膽道疾病:如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時,除伴有發熱、腹 痛、惡心、嘔吐、黃疸等情況外,還可引起轉氨酶及膽紅素升高。
7.心臟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時,可引起 轉氨酶高,一般 AST大于 ALT,同時有 CPK 等心肌酶譜升高。
8.其他疾病:如肺炎、傷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鉤端螺 旋體病、血吸蟲病、肝吸蟲病、瘧疾等,也可引起轉氨酶升高。
因此,對于轉氨酶升高者,必須鑒別是肝細胞損害引起的,還是非肝細胞引起的,即使是肝細胞引起的,還需要鑒別是乙肝病毒引起的,還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這需要專科醫生依據化驗結果以及臨床癥狀進行綜合判斷,而不能單獨以一項化驗指標作為標準,這是不科學也是不嚴謹的。
肝功能恢復后,如果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指標也會慢慢地下降。治療方面除了西醫常規的護肝降酶(如雙環醇片)治療,以及針對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外,還可以用中醫中藥,可以口服解肝抑酶方等中成藥。
在治療的同時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過勞狀態;糾正你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比如戒酒;適當運動,適當補充蛋白質質量比較高的食物,少吃油膩、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補充水果及蔬菜且平衡膳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