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以信任為前提和基礎,對受信人的信任本質上是授信人對信用關系具有的安全感,當然,這種安全感并非憑空產生,而是依賴于受信人的資信,取決于授信人的理性判斷。這也就是銀行對你的評估測試,這個評估測試直接決定了你是否下卡,及給你的授信額度!從信用卡的使用屬性上來說,信用卡其實是一種借貸關系,銀行借你錢,滿足當下的消費需求,然后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償還債務,當然銀行不是慈善機構,沒收我們錢,當然是收取了商家的錢,這個錢教費率,每個行業而且不同。信用卡的本質就是一種純信用的借貸服務,既然是借貸服務,那就和我們了解的貸款非常相似了,你去銀行貸款,銀行首先要評估你的還款能力,然后才決定是否給你貸款及貸款的額度。
信用卡是透支消費的一種方式,雖然透支消費,那得有還款能力,還款能力從哪里來,就是看你收放高不高,穩定不穩定。一般什么類型的人容易辦卡呢?國有企業,單位,公務員,因為他們收入穩定,有打工工資,有公積金。職位方面,技術類的,管理類的。比如醫生、教師、會計、編程技術員等,不喜歡銷售類的,因為銷售不穩定,逾期率相對高。一般的金融貸款行為都會有記錄,作為個人征信存儲在央行系統,調取查看即可,以此作為判斷用戶信用程度的一個依據。
發卡機構又不得不考慮用戶的質量,也就是你消費之后的還款能力,以及你是否信用承諾的還款,也就是常說的信用度;畢竟發卡機構用于信用卡的額度也是從用戶在發卡機構的儲蓄中來的,反過來說,發卡機構發行信用卡是要承擔風險的!他們必須要保證資金池能夠維持機構的運轉,所以對于額度的下放就不得不小心謹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