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有人,突然暈倒在地、神智不清,湊近一看,發現心跳呼吸都停止了,這可能就是兇險的「心臟驟停」,也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長期熬夜、過勞、劇烈運動、或者曾經有心臟病史,都可能增加這種猝死的風險。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中國每年約有 54.4 萬人心源性猝死,即平均每天有 1500 人發生猝死。
心臟驟停的搶救「黃金時間」極短暫。超過 4-6 分鐘,大腦將受到不可逆的損傷,搶救成功率降到不足五成;超過 10 分鐘,成功搶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我國,醫院外發生心源性猝死,搶救成功率不足 1%。
即使在心臟驟停倒地時立即撥打120,等待救護車救援往往會錯過搶救窗口期。
圖注:在日本,救護車平均到達時間為 8.6 分鐘,遠遠無法滿足心臟驟停的搶救需求。
來源:総務省消防庁:平成 28 年版救急?救助の現況
今天,我們來教給大家一個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技能:遇到心臟驟停,除了撥打120等待救援之外,在寶貴的幾分鐘內,還應該怎么辦?
記住這個流程和里面的要點——
1、識別:
大聲呼喊或拍打檢查有無回應
摸頸動脈檢查心跳是否停止,如果心跳停止,立即進入急救過程
2、心臟按壓:
搬運患者平躺在硬質的平面上
施救者按壓患者胸骨中下部(或者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
每次按壓深度 5-6 厘米
按壓到底后需要讓胸廓充分回彈,不要操之過急
每分鐘按壓 100-120 次,每 30 次一組
3、清理呼吸道:
如果只有一個人進行搶救,按壓完第一組 30 次后進行;多人搶救可與按壓同步進行
清理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阻塞物、活動假牙等
4、人工呼吸:
每按壓 30 次,進行 2 次人工呼吸;兩組按壓之間的中斷時間不超過 5 秒
一手抬起患者下巴和張口、一手輕壓患者額頭并捏住鼻子
深吸一口氣,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將呼氣吹入患者口腔
吹氣后應能觀察到胸廓起伏
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AED),是院前急救指南的關鍵一環,可以有效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如果能快速獲得自動體外除顫器,可立即使用,不必考慮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的組數。在心臟驟停發生 1 分鐘內使用 AED 除顫,救援成功率將高達 90%。
愿更多人了解心肺復蘇的基本技能,也愿 AED 得到更多鋪設,讓心臟驟停不再成為「存活率不足1%」的鬼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