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購車消費者甚至一些鍵盤車神都很喜歡上汽車網站去看車。有部分汽車網站的功能很齊全,一般的車型報價、車型優惠、以及4S店的位置都能提供給你。另外也有部分汽車大網站更是擁有購車計算器去幫你算落地價,就像**之家這些汽車大門戶。
相信消費者也能發現這一個問題,在汽車網站上的汽車落地價跟自己去4S店了解的價格根本不一樣,甚至連優惠也沒有網上所說的多,也讓很多看好價格打算去購車的消費者受到了成噸的傷害。
落地價的算法只有加減法,而且所包含的項目也很多,一般是車價、購置稅、上牌費、交強險、商業險、車船稅組成,在優惠方面,車型的現金優惠基本會選擇從落地價上直接減免。
網上的算法其實跟4S店里的算法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并不是說網上的報價不準確,只是網上的購車計算器的算法模式是規定死的,所以導致價格相差巨大。網上購車計算器一般是直接按照原車最大的優惠價格計算,而實際上每一款車型在4S店中都難以做到這個巨額的優惠,而且同一款車型,排量不同優惠幅度不一樣,車型配置不同優惠幅度也不一樣。
為什么網上都只會報一個最大的優惠?主要是因為商家通過一個超大的優惠幅度去吸引我們消費者到4S店看車,這樣才有機會誘惑你下單。如果想從4S店拿到網上所說的優惠,你可能還需要按照4S店的套路買指定車型、還要貸款、加上二手車置換。消費者要相信一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一樣買車的,價格不可能差這么多,就算你照做了,最后算出來的價格都是相差不大。
由于車型計算器是按公式計算,一直是按照購置稅=購車款/(1+17%)×購置稅率(10%)計算,所以算出來的購置稅都是按優惠之后的價格來算,而實際上,絕大部分的銷售并不會這樣給你算。
車型計算器大部分是默認上牌費用:500元,但是各個4S店對這方面的收費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免費給你上,但教授了解到的大多數都是四位數以上,假如你在限牌城市,需要上一個外地牌,價格更是翻倍。
網上計算器的保險計算起還是老一套的保險算法,而現在新的保險法更是將車輛的零整比都算上了,所以也會產生一定的偏差。
假如車主需要貸款,在這里也會產生分歧,部分汽車品牌是有自己獨立的金融公司,優點就是手續簡單、速度比銀行快很多,但是跟銀行的貸款利率不同。辦理汽車貸款,行規都是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而網上的購車計算器并沒有算出來。
買車并不是在網上光看圖片以及價格就能買的,有空倒不如跑跑4S店去看車。自己去試坐一下愛車、試駕一下,勝過在網上看圖片看口碑一萬倍,還有千萬不要相信銷售第一次隨意報給你的價格,也不要直接嫌貴就走人了,有可能因為你的退縮,放棄了一臺適合你的車。價格都能在4S店跟銷售砍出來,注意幾點就是要臉皮要厚,銷售沒什么權限,多讓他們向上級申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