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然慢慢遠去,而秋是個有性格的姑娘。哪怕離去時,也要一襲紅妝。
這一襲紅妝,非是紗,非是裘,即是那楓葉,叢叢簇簇。
楓葉不紅,秋天不去。也不知,是楓葉裝點了秋天,還是秋天貪戀著楓葉。
似燒非因火
×
如花不待春
早有一言:「一葉知秋」。
一片楓葉,就了然了深秋已至。一片楓林,就染紅了一個晚秋。
芙蓉落,楊柳疏。這些陰性的花木終是適應不了秋天。在瑟瑟秋風里,千紅萬紫凋零,唯是楓葉燦爛明媚。
紅葉黃花,漁火殘江。幾點汀州,一片安然。
悅悅曾去南京的棲霞山看楓葉,層層紅色,深深淺淺的疊在一起,煞是好看。
不禁念了這座山的名字「棲霞」這些楓葉就像晚霞一樣籠罩著整座山,也浸染著整個秋天。好似因為楓葉熾熱的紅,深秋也不覺蕭索。
楓葉的花語是堅毅的愛,常被象征著對往事的回憶,人生的沉淀,感情的永恒和歲月的輪回。
怪不得,有「紅葉題詩」的故事。宮女將一腔幽思題于紅葉,順著流水傳出宮外,被有心人于佑拾到,只見上面有詩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撿到此葉后,于佑回詩。多年以后,于佑娶妻,恰是題詩的宮女。
紅葉是他們的因緣,亦是姻緣。
楓葉的紅色,熱烈而真誠,是發自內心的。
宋代詩人楊萬里說「小楓一夜偷天酒」,楓葉偷飲了天酒,才紅了雙頰。這樣的比擬倒是有趣,楓葉好像一個女子了,懷著小心思偷了天酒。
嫦娥偷藥,小楓偷酒。楓葉醉了,方才紅了。這樣比來,小楓定是個美人。
還記得87版《紅樓夢》中,林妹妹身著繡著楓葉的褙子,斜倚白欄,手握書卷,若有所思。林妹妹是個靈氣婉約的女子,她的心思莫較比干還多一竅的,楓葉襯她正好。
「相思血淚拋紅豆」這是曹公的句子,滿目相思。殊不知楓葉也象征著相思的意思。
晏幾道一句「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道出了幽思戚戚。
而李商隱一句「楓醉未到清醒時,情落人間恨無緣」是溢出紙外的惆悵,亦不知是楓醉還是人醉。
自古以來,中國人皆愛賞楓。層林盡染,倘若依山,便是滿山浸紅。倘若傍水,則是水染朱砂。
說到賞楓的好地方,不得不說北京香山了。究竟是帝都,滿山的紅色頗有氣勢,所謂丹楓如火也不過如此。觀賞期也是極長,從九月下旬到十一月都是賞楓的好時節。
山上有一笏峰亭,從亭中望去,遠山近坡都是紅色,似紅霞燒著了山頭,整座山因此而搖晃了。這紅,美得晃了眼睛,也晃了心神。真想慕楓而居,豈不自在。
北有香山,南有天平。蘇州的天平山也是賞楓的好地方。不同于北方洋洋灑灑滿山紅的大氣,生在南方的楓葉自有它的清秀。
幾株紅楓,一座亭臺。紅如朱砂,白墻黛瓦。
在姑蘇,肆虐的紅色也帶有一絲雅致,襯上這園林亦有幾點風情。
長沙的岳麓山,楓葉宛如淋不熄的火焰,在秋風里搖曳著風姿。
山中有一小亭,名曰「愛晚亭」,出自杜牧一句「停車坐愛楓林晚」。
亭的周圍生長著盤根錯節的楓樹。一旦葉落,山路鋪滿一層紅色,更是好看。
云南中甸,楓葉包圍著村莊田野,比起山水樓閣旁的楓葉,又是不同的景致。
麥浪滾滾金黃,楓葉颯颯流丹。幾家藏民,傍晚裊裊炊煙里,幾點嫣紅。這時的楓葉有幾分大俗即雅的意蘊。
江西九江的廬山,植物種類繁多,楓樹在蒼松翠柏間,更顯奪目。甚至可以看到「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美景。
更是由于受寒程度不同,楓林間,有的尚是橙色,有的紅到發紫。一層層一點點點綴在一起,頗有層次。好似在一片楓林中,便可以尋覓到萬紫千紅。
楓葉美在它的格調,楓葉從不像花朵一般簇擁在枝丫上,好似留戀著蜂蝶那一刻的停留。楓葉都是每一片舒展在枝上,我熾烈我的,這是我自己的事情。
那一片片的火紅,仿佛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這種姿態,就像個女子,我相思我的,相思本就該是一個人的事情,明媚動人,而悠然自在。
玫瑰太直白了,手拿一束玫瑰的人像烈火對上干柴似的,太心急。而贈人一片楓葉,題上一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讓那個人拿著這片楓葉相思去吧。這樣的愛才是東方人的愛情。
拋去玫瑰,拾起楓葉。內斂從容,豁然真摯。
面對炙熱純粹的內心,溫存那一份秋日的相思。
???
愿你有熾烈
也有自在
在薄情的世界里
溫暖自己
- 晚安 -
圖 | 網絡 文 | 原創
/ 悅 悅 有 禮 /
送君茉莉,請君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