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維生素D為何物?
維生素D其實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類固醇衍生物家族。家族中有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兩“兄弟”,D2住在植物中,D3則由住在我們人類以及動物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過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后發生光化作用轉變而成。雖然如此,兩兄弟還必須通過肝臟和腎臟的兩次羥化后,才能最終變身成為具有強大威力的1,25-二羥維生素D[1,25(OH)2D],發揮重要的生物學作用。因此,平時我們所說的維生素D營養如何,是可以通過檢測血1,25(OH)2D水平來進行簡單評估的。維生素D的來源和轉化見圖1。
二
維生素D有多重要?
維生素D有啥了不起,為什么如此重要?簡而言之,活性形式的1,25(OH)2D的生理作用廣泛,除了在維持鈣磷代謝平衡和骨骼礦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以外,還在神經、肌肉、調節機體免疫、造血、心血管功能、細胞增生分化和糖代謝等方面都顯示出重要作用。如果忽視維生素D的作用,后果將很嚴重,不僅可能引起嬰兒的激惹、煩鬧不安、易驚、多汗、枕禿(就是后腦部掉頭發后的樣子),緊接著還可能導致骨骼改變,例如顱骨軟化(通俗點說,就是“乒乓顱”)、方顱、前囟增大或者閉合延遲、出牙延遲、手足鐲、肋骨串珠等,再大一些的兒童在學會走路后,可能出現“X型腿”或“O型腿”。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引發的孩子發育異常見圖2。
除了骨骼畸形,持續低水平的維生素D還會導致許多其他系統的疾病(圖3),例如骨質疏松(致使骨骼畸形及容易骨折)、免疫功能低下(導致容易反復發生呼吸道及消化道等的感染)、心血管疾病(成年后容易患上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糖尿病、腫瘤等(圖3列出了持續的維生素D不足狀態可能帶來的疾病風險)。
總而言之,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微量營養素。維生素D缺乏會對兒童健康帶來較大危害,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
到底要不要補充維生素D?
回答該問題之前,必須了解目前我國的維生素D營養狀況。由于受到地理環境因素(光照時間少、空氣污染嚴重等)、飲食構成(深海魚、動物肝臟等攝入量少及偏食挑食等)、生活行為習慣(戶外活動少、過度遮陽防曬等)、身體素質(胃腸道疾病等影響)等多種營養和疾病因素的影響(圖4),我國人群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問題,孕婦、嬰幼兒、學齡前兒童、學齡期兒童、青春期兒童、老年人均是高危人群,這些人群中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比例達到60%~70%,缺乏形勢相當嚴峻。
根據以上流行病學大數據結果,到底要不要補充維生素D的答案已經很明確了。不僅需要補充,而且需要科學地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特點進行補充。
四
如何科學地補充維生素D?
事實上,應從胎兒期甚至是備孕期就開始預防維生素D不足,一直到出生后且持續至青春期。在參照由世界知名專家團隊制定的“營養性佝僂病防治全球共識(2016年)”及全國佝僂病防治科研協作組“維生素D缺乏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2015年)”后,結合臨床實踐經驗,我們推薦的維生素D補充量如下。
胎兒期。孕婦除了需要多曬太陽,適量攝入海水魚和動物肝臟外,還可于妊娠后3個月補充維生素D 800~1000U/天,同時服用鈣劑;應監測血1,25(OH)2D水平,存在維生素D缺乏時應給予維生素D治療。
哺乳期。哺乳期婦女應補充維生素D 600U/天,但不推薦為提高嬰兒維生素D水平而補充大劑量維生素D。需要強調的是,額外增加補鈣量并不能提高乳汁含鈣量,所以適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是必要的,但切忌過量。
嬰幼兒期。嬰兒出生后應盡早補充維生素D 400~800U/天,最新的國際共識指出可以在出生后數天就開始補充。應堅持每天補充并持續至2~3歲(因地而異)。不建議盲目補鈣,應當僅在奶量攝入不足時,經專科醫師評估后,如果的確存在鈣缺乏,則在食物補充仍然不足的情況下,才服用鈣劑。
3歲以上兒童至青春期。最好持續補充維生素D。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出生后即應補充維生素D 800~1000U/天,連用3個月后改為400~800U/天(注:U即國際單位;此外,有的說明書上可能標注的單位是mg,應進行換算,維生素D3 1 mg=40U)。
五
人工喂養的嬰幼兒是否還需要補充維生素D?
某些嬰幼兒食品如配方中可能已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D,但是由于受光、熱、酸堿度等理化因素的影響,造成維生素D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因此人工喂養的嬰幼兒仍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
六
怎樣選擇維生素D制劑?
首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維生素D兒童型制劑都可以使用,但應注意認清所選維生素D3制劑中維生素D3的含量,具體攝入劑量參考前文第4節“如何科學地補充維生素D?”。
其次,建議同時補充維生素A和D是比較科學的,因為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的一些地區如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都是維生素A缺乏的高危地區。就全國兒童維生素A水平來看,亞臨床缺乏占比依然很高(達到30%左右),所以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維生素AD制劑,尤其是2~3歲以內的嬰幼兒以及存在明顯挑食偏食的兒童。
最后,究竟是國產制劑好還是進口制劑好,我們認為只要符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相關標準,購買渠道正規,就都可以達到補充的效果。
七
補充維生素D會不會中毒?
事實上,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在維生素D并未補充足夠的情況下,家長就開始擔心維生素D中毒。之前由于央視曝光“濫補魚肝油”引發中毒,因此導致許多家長理解為“不要補充維生素AD滴劑”。其實,“魚肝油”≠“維生素AD制劑”。前者是由一些廠家制成的魚肝油特殊食品,其維生素A和D的含量和比例并不適合嬰幼兒和兒童,而維生素AD制劑是按照藥品標準生產的藥品。這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不能渾為一談。引起維生素D中毒的主要原因如圖5所示。
可能引起維生素D中毒的劑量如下。
兒童。一次服用20000~50000U維生素D,或每日2000U/kg,連續服用數周或數月,可能導致中毒。
敏感體質。一次服用4000U維生素D,連服1~3個月,可能導致中毒。
綜上所述,維生素D是很安全的,除非超大劑量、長時間補充才可能導致維生素D中毒。陽光暴露時間長也不會導致維生素D中毒。
八
補充維生素D會不會導致性早熟?
補充維生素D不會導致性早熟。無論是維生素D、維生素A還是維生素E,并沒有證據表明額外的補充會導致兒童性早熟。相反,國內外文獻均提示,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反而是引起中樞性性早熟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