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屆初春,發則動陽,大劑黃芪下攻通
郝某,女,23歲。發病無明顯誘因,至今1月,經治無效。素皮膚不干,不易上火,不易出汗,四季手足冰涼,手心出汗。2011年3月17日初診:刻下皮損以下肢前外側及頭皮為多,雙手脈細弱,舌淡紅略暗,苔中根薄膩。治以麻黃加術湯加川牛膝,處方:麻黃18克,桂枝12克,杏仁12克,炒甘草6克,蒼術24克,川牛膝9克,4劑。冷水浸泡40分鐘,大火沸后,小火熬90分鐘,只熬1次,分2到3次,飯后服用。
2011年3月21日診。出汗量和范圍都明顯變多,但睡眠變淺,偶爾心慌,頭暈食納差。手足冷無變化。鼻干鼻痛。處方:黃芪240克,當歸90克,川牛膝90克麻黃3克 蒼術6克;金銀花15克(后下),白酒1兩每劑逐加1兩,(后下),3劑,每晚臨臥頓服,保暖。因出汗較多,囑每日吃油炸蝦,越多越好。
2011年3月24日診。手足、小腿變熱,出汗未增。大便稀,日3到4次,但無腹痛等不適。吃飯好,精神好,睡眠好,皮損顏色明顯變淡,皮屑減少,小腿皮膚干燥。處方:黃芪240克,石斛90克,川牛膝90克麻黃3克 蒼術6克;金銀花15克(后下),白酒已經加至3兩仍每劑逐加1兩,后下。
2011年3月28日診。手足、小腿明顯變熱,出汗略多會頭暈。大便日3次,雙手脈滑。處方:黃芪240克,石斛120克,川牛膝90克桂枝90克銀花30克(后下),白酒已加至5兩(藥中有酒,趁熱服下,腹中發熱,其母以為燒心,而未敢繼續加酒,解釋后囑繼續加)后下,3劑。強調吃蝦。補訴月經將至,囑月經來但吃中藥無妨。
2011年3月31日診.頭、面部已愈,上肢、背部皮損基本消失,下肢皮損明顯變平變淡。服藥后覺得略有胃脹,手腳已經不涼,舌紅潤。諸證均好,小劑溫散善后。處方:麻黃12克,桂枝8克,炒甘草4克,細辛3克,生白術16克,生姜7片,7劑,1次煎法,煎60分鐘,分溫再服,飯后服用。
2011年4月7日診。諸證幾愈,以生姜水送服桂枝茯苓丸,每次2丸,每日3次善后。囑保持保暖、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