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 —— 發(fā)音
1 —— Do
2 —— Re
3 —— Mi
4 —— Fa
5 —— Sol
6 —— La
7 —— Si
為了標(biāo)記更高或更低的音,則在基本音符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圓點。在上面加點表示高音,在下面加點表示低音,不加點統(tǒng)稱為中音。
在基本音符上面加上一個點叫高音,需較原來的音升高一個八度,如上下重疊加兩個點,則需升高兩個八度,以此類推。
相應(yīng)的,在基本符號下面加一個點叫低音;需較原來的音降低一個八度,如上下重疊加兩個點,則需降低兩個八度,以此類推。
在尋找高八度音符時,可按基本音符的順序,中音7之后便是高音1,然后依次是高音2、高音3。相應(yīng)的,中音1之前便是低音7,然后依次是低音6,低音5。以此類推。
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也有長短之分。音符的長短,在音樂術(shù)語中稱之為節(jié)拍。節(jié)拍是表示音符長短的重要概念。
在簡譜中,音符分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在這幾個音符里面最常用的的是四分音符,在通常情況下,簡譜一般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相應(yīng)的,全音符為4拍,二分音符為2拍,八分音符為半拍,十六分音符為四分之一拍等。
簡譜中四分音符為單一的音符,不帶任何標(biāo)記。畫在音符右側(cè)的橫線“—”表示時值拖長,每一條橫線代表在音符之外增加1拍。如5 — — — 表示在音符5之外增加3拍,整個音共需要拖4拍。畫在音符下方的小短線“_“表示時值縮短,每一條橫線代表所在音符縮拍一半,即半拍,兩條橫線代表四分之一拍。以此類推。
簡譜中的0為休止符,遇到休止符時,需空拍不發(fā)音。一個0為空1拍,兩個0為空2拍,如0下加橫線為空半拍。以此類推。
簡譜中音符右邊帶有小圓點的為附點音符,遇有附點音符時,應(yīng)增加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例如,四分音符加附點,應(yīng)唱1.5拍,如八分音符加附點,應(yīng)唱0.75拍。
在詩譜中,裝飾音主要表現(xiàn)為倚音和波音。
(1)倚音,倚音在簡譜中以小音符表示, 指一個或數(shù)個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有前倚音、后倚音之分。如倚音在前,需先唱裝飾音,再自然滑至主音符。如倚音在后,需先唱主音符,再自然滑至裝飾音。
(2)波音,在簡譜中以波浪線表示,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鄰的音快速一次或兩次交替而成。在現(xiàn)有詩譜中,除特別標(biāo)注之外,看到波音符號時,一般為向主音符上方的一個音波動。即如主音符是2,則波音應(yīng)向上波動至3。
現(xiàn)行詩譜中主要以2/4,3/4或4/4拍為主。
下面,我們來根據(jù)一首曲譜范例來熟悉簡譜中的各個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