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好幾年前,彼時我對于茶,還只是感到神秘莫測的階段。雖一心想踏入茶界,卻找不到合適的契機。這種說法并不矯情,因為領進門的師傅非常重要,基本上決定了起點,甚至未來的天花板。所以自古就有蒙師重要一說,不管學什么,啟蒙之師都屬于奠基般的人物,來不得半點馬虎。
話歸正傳,那時的我,有緣去一個朋友新開的茶空間坐坐。她十分優雅地坐在茶席前,舉手投足說不出的韻味,讓人暗暗生羨。與茶相處日久的女子,大約都有這般嫻靜從容的特點,哪怕腹中詩書未見得有多少,卻也被茶熏得有點模樣了。
朋友小聲詢問我:“想喝點什么茶?”我的腦子迅速翻騰了一下,把僅知道的幾類茶都琢磨了一遍,沒有想出晚間時分什么茶才是匹配的。為了不露怯,我只好回答:“客隨主便嘍”。那時覺得這句話簡直太萬能了,可以掩蓋多少無知和窘迫呢。
朋友思忖片刻,說:“那就喝點巖茶吧?”可是當時的我并不知道“巖茶”為何物,只覺得這個名字真是高大上啊!并且根本不清楚“巖茶”的“巖”是哪個字,一度以為是“延”字。還在想,難不成這款茶沖泡所費時間長,所以叫“延茶”?幸好沒有信口開河,不然就貽笑大方了。當然不懂裝懂也是不行的,能夠當面請教其實也沒啥。如果實在不好意思,那就回家自己查資料唄。當晚我回到家,趕忙就翻書上網的查來著。從此,就與“巖茶”結下不解之緣。
“巖茶”是武夷山閩北烏龍茶的另一個名字。如果你知道大紅袍,那么必定知道大紅袍是武夷烏龍茶的龍頭。但我遇到過不少朋友,總是拿著大紅袍對我說:“你嘗嘗這款紅茶如何?”我有點哭笑不得,但我也不能嘲笑人家。又不是學茶也不研究茶,搞不清楚狀況是很平常的事。之所以把大紅袍叫做紅茶,是因為湯色確實紅。好多人以為湯色什么顏色,茶就相應歸屬到什么茶類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如果說別的茶類里面,絕大部分的確也可以這樣歸類,雖然湯色不是絕對的綠黃白紅黑,但勉強也還算說得過去。可是到了烏龍茶這里,就不是這么簡單了。了解烏龍茶的朋友,都會知道,烏龍茶的茶湯從黃綠色到金黃色到橙黃色再到橙紅色,基本上都有相應的款,可是他們都叫烏龍茶。
這可怎么辦呢?未免有點太復雜了吧。如果真的想認真分辨,確實要把各大茶區的代表茶,都找來泡泡,品品,就不會搞錯了。
武夷巖茶,是烏龍茶中的一朵奇葩。武夷巖茶的外形,基本都是條狀,蜿蜒宛若欲飛的烏龍,其色澤烏黑油潤,或者青褐油潤。工藝中都要使用焙火,無非是各茶類焙火的高中低程度不同,影響到茶湯的香味和滋味各個不同,非常迷人。
但是武夷巖茶的沖泡特別講究,搞不好就容易泡出又苦又澀的茶湯。且一個有著長久泡茶歷史的人,也未必能夠把每一泡茶都泡出最佳狀態來。泡茶真的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技藝,每一次的面對,都是全新的體驗。或許這也是茶,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武夷巖茶的魅力在于,其特有的巖谷花香,也就是被叫做“巖韻”的神秘東東,吸引了無數人的追捧。讓人在遇見之后,就很難忘懷。尤其是高品質的巖茶,真的令人欲罷不能。
我自己品飲巖茶,還發現一個奇妙的功效,就是助消化的效果非常明顯。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大魚大肉,喝幾杯巖茶下去,很快就不那么難受了。當然這或許與每個人的體質有關。如果要我推薦哪款茶能幫助減肥,我必定推薦巖茶,但只限于對我自己有效用,別人就不清楚了。
關于巖茶的具體分類描述,后續會一一介紹,大家不妨先把自己家里的存貨,拿出品品,感受一下。
作者:趙雪梅,北京郵電大學教師,二馬中國夢精神家園總群成員。個人微信號:zhaoxuemei5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