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源:玉溪日報 字數:806
家長劉女士:我家孩子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課,老師告訴大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求同學們一定要做好筆記。一節課的內容很多,一天那么多節課,再好的記性也不能記下全部內容,這時課堂筆記就顯得尤為重要。孩子做筆記很認真,可是為什么還是學不好呢?
全能教育毛老師:聽課認真、做筆記認真,但是學習效率卻不高的同學,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只是做了筆記,卻沒做好筆記,更沒用好筆記。那么究竟該如何有效地做筆記呢?
孩子要緊跟老師的思路。即使課前認真地進行了預習,也并不是說聽課時思想就可以放松,上課時孩子還是應當緊張起來。總之,老師的思路,是一節課的精華,抓住了老師的思路,也就等同于抓住了一節課的精華。
在課堂上要學會“前松后緊”。“前松后緊”,是說聽課時前幾分鐘可以松弛一點,后面再緊張起來。一節課45分鐘,一天好幾節課,要想每節課自始至終緊張、專注地聽講,基本不可能。因此,父母可以建議孩子聽課時“前松后緊”。
老師上課時,往往一開始是回顧以前所講內容并引入新的內容,這些一般比較簡單,接下來是較深入的分析和講解,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要想保證聽課的吸收率,除了持久的專注力訓練和聽覺注意力訓練,還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很多同學要么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光聽不記,要么埋頭苦記成了速記員,根本就沒有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思考,這都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造成了很大影響。思維導圖筆記法能夠將復雜的知識可視化,也就是說,通過我們的圖形、線條、色彩的構建,能較為清晰地看清楚整個概念的架構,進而發現其中的原理或問題所在,同時,讓孩子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而不是機械地聽或者一味地記錄。這樣,能迅速把老師講課的重點記錄下來,同時,又能同步進行思考,進而寫出自己的理解,把需要課后解決的問題也記錄下來,留待課后問老師。在課后寫作業前,可以對照這個簡單的甚至只有你自己能看懂的筆記,進行梳理與復習,這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有巨大幫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