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長期以來都是個頗有爭議的話題。特別是食肉偏好者對吃素有很深的成見,他們覺得不吃肉就無法補充足夠的營養,認為食素會引起身體的種種不適等。那么,這些偏見都可信嗎?
徐嘉博士
徐嘉,一位完全吃素20多年的醫學博士,從自己的專業領域以及生活經驗出發,對肉食者的吃素偏見提出了15條反駁。下面就起來一起看看徐博士的觀點,也許會在不經意間改變你一生的態度。
徐嘉,純食素20余年。北京大學生物物理學學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生理學博士,目前在美國責任醫師協會(PCRM),從事臨床營養學研究與推廣。
1、素食者容易營養不良、不均衡(X)
這是聽到最多的一點。其實,素食反倒是營養最豐富的飲食,而且很容易平衡——只要做到蔬菜、水果、豆類和谷類都吃,以及熱量充足就沒問題了。相反,西方多肉式飲食反而會造成營養不良。
素食實現營養均衡
2、葷素搭配飲食最健康(X)
仔細想想,葷食對營養的貢獻到底在哪里?事實上葷食所含的營養素,素食幾乎都可以提供,甚至更多。相反,動物制品真正“貢獻”的是膽固醇、飽和脂肪、環境毒素(如重金屬、多氯聯苯)、激素、抗生素、和病原體等。
3、人體需要攝入膽固醇(X)
實際上人類不需要攝入膽固醇。人類的肝臟(還有大腦)可以合成足夠的膽固醇。真正的問題在于人類雖然可以合成,可以吸收,但是不能分解膽固醇(排出膽固醇又需要膳食纖維)。這就是為什么肉食者易出現三高(“三高”通常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里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
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
4、素食者身體比較虛弱(X)
這個問題很常見,解決起來也很簡單,主要原因是熱量攝入不足。因為一般植物性飲食的脂肪含量較低,纖維含量高,總體上能量密度較低,所以剛開始吃素食要注意吃飽,食物的總體積應該比以前大些。可以多餐、加零食。
5、素食者易不孕,生育力下降(X)
有幾種說法和角度來談這個問題:
對于女性來說,最常見的還是熱量攝入的問題。一些女孩子為了減肥,故意控制熱量攝入。或者由于剛吃素,忽視了能量密度問題,沒有注意增加食量。在饑餓的狀態下,月經也會不正常,更不用說懷孕了。
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素食是預防生殖問題的良方。高膽固醇的動物性飲食造成動脈硬化和血管堵塞,導致生殖障礙。另外,生殖障礙是臨床預測心臟病發作的重要信號。
素食與生育能力
6、兒童素食以后個子矮(X)
多項研究表明,素食兒童的身高與非素食兒童無異。由于動物制品造成較高的生長激素和雌激素,以及低纖維的飲食不能有效地排除性激素,非素食兒童的青春期通常會早到1-2年(即早熟)。
7、孕期吃素對胎兒影響不好(X)
美國飲食營養協會根據現有科研結果的立場性文件指出,“對所有年齡和生理階段的人群,包括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兒、兒童、和運動員,規劃好的素食(包括純素),都很健康,可以提供充足的營養,并且能幫助防治慢性病。”
實際上母親吃素可以避免因為食用動物制品而攝入的環境毒素、重金屬、放射性同位素和致癌物等。這些物質很多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系統,對胎兒的發育(尤其是大腦發育)產生影響。
多吃素食
8、吃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易發胖(X)
肥胖問題的關鍵是能量的攝入與支出的平衡。動物性飲食由于能量密度高,更不容易填飽肚子,所以更易過食而造成肥胖。堅持低脂高纖的素食是減肥和長期保持體重的最佳方法。要減肥就要避免多油、低纖、深加工的不健康食物。
9、素食者容易罹患抑郁癥(X)
這個是只聽過沒見過。見過很多吃素的人,都是吃素后身體好了,精神好了,更快樂了,這個觀察也與臨床研究結果一致。不過,素食者要注意補充維他命B12(第1條中有說明),嚴重缺乏的話,有可能影響到神經系統功能。
10、素食者容易罹患膽結石(X)
科學文獻并不支持這種說法!在科研實驗中,很多因膽結石而做了膽囊切除術的年輕人,他們都是吃肉很多的。這可能與肉類含有高膽固醇和飽和脂肪有關,多半膽結石的主要成分是膽固醇。
膽結石與脂肪
11、素食者身體容易早衰(X)
這種說法沒有根據。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科研結果表明,素食者活得更長,更健康。如果所謂的“早衰”指的是皮膚的皺紋和光澤情況,而研究則表明,魚尾紋的多少與動物制品富含的飽和脂肪攝入正相關,與蔬菜攝入負相關。
12、吃素會導致記憶力減退(X)
查了學術文獻,并沒有相關的研究,這個又是杜撰出來的。對于外界眾多的說法,我們需要理智地去聽信,要參考具體實際的科學研究。
13、素食的口味清淡單一(X)
這也是想像出來的。實際上為了掩蓋動物制品的腥臭味,烹飪葷食需要很多重口味的調味料。葷食的味道來自這些調料,所以比較起來葷食的口味更單一。我們的味覺在適應素食后會變得更敏感,多半人開始吃素時才發現有這么多不一樣的以前沒有體會到的好吃的食物和味道。
美味的素食
14、素食生活很難堅持(X)
這個是習慣和上癮的問題,多半人素食3周后就不會再想葷菜了。有一些食物會令人上癮,如巧克力、奶酪、肉。實驗證明,攝入這些制品后,大腦內會產生鴉片類物質,導致上癮。停止食用后,這種渴望也隨之消失。
15、肉食是進化的產物(X)
進化的應該是我們的智慧和愛心,不是在食物鏈中的位置。鯊魚在進化上很古老,但僅處于海洋食物鏈的最高端;而多數食用含95%-100%植物的靈長類,它們在進化上比肉食動物更高等。
肉食是人類進化的產物?
美國責任醫師協會研究結論:動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顯著增加癌癥、心臟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病、腎結石、骨質疏松癥、高血壓、白內障和老年癡呆癥等的患病概率。所有這些疾病都能通過調整飲食來進行控制。同時,他們還倡導以營養學為基礎的預防醫學,強調以蔬菜、水果、豆類和全谷為主的健康飲食。
獲取更多健康、養生、素食類原創好文,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同名微信公眾號:素食密碼(sushimima)